留都雜詠用黎惟敬韻

攬結東南勝,煙花縹緲間。 重城縈八水,大內擁三山。 學士圖書富,材官陣略閒。 千秋臺上月,猶照鳳輿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攬結:聚集,收攏。
  • 煙花:指繁華的景象或美麗的景色。
  • 縹緲:形容景象模糊不清,虛無飄渺。
  • 重城:指城牆堅固的城市。
  • :環繞。
  • 八水:指環繞長安的八條河流,這裏泛指河流。
  • 大內:指皇宮。
  • 三山:指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這裏可能指皇宮中的三座重要建築或山丘。
  • 學士:指有學問的人,這裏可能指宮中的文官。
  • 圖書:書籍。
  • 材官:指有才能的官員。
  • 陣略:軍事策略。
  • :同「閒」,悠閒。
  • 千秋:形容時間長久。
  • 鳳輿:指皇帝或皇后的車駕。

翻譯

我聚集了東南地區的美景,那裏的煙花在縹緲間綻放。 堅固的城牆環繞着八條河流,皇宮則坐擁着三座山丘。 宮中的學士們擁有豐富的書籍,而材官們則在悠閒中討論着軍事策略。 千秋臺上的月亮,依然照耀着皇帝或皇后的車駕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留都的繁華景象和皇宮的莊嚴氛圍。通過「攬結東南勝」和「煙花縹緲間」的描繪,展現了東南地區的美麗景色。而「重城縈八水,大內擁三山」則進一步以城牆和皇宮爲背景,突出了皇權的穩固和威嚴。後兩句通過對學士和材官的描繪,展現了宮廷文化的繁榮和軍事的從容。最後,「千秋臺上月,猶照鳳輿還」以月亮和車駕爲象徵,寓意着皇權的永恆和皇家的榮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明代留都的讚美和對皇權的頌揚。

陳紹文

陳紹文,字公載,自號中閣山人。南海人。錫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通判。與樑公實、歐楨伯、黎瑤石、吳而待結詩社,又同遊黃才伯之門。著有《中閣集》。清樑善長《廣東詩粹》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有傳。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