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苑十首萬歲山

芙蓉臨沼露悽清,輦道遙看接岸平。 千疊曉山排落雁,一泓秋水吸長鯨。 煙光倒射功臣閣,蝀勢斜拖學士瀛。 不是子云才妙絕,摛詞爭遣紫宸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內苑:皇宮內的園林。
  • 芙蓉:荷花。
  • :池塘。
  • 輦道:皇帝車駕行走的道路。
  • 遙看:遠遠地看。
  • 接岸平:岸邊與水面齊平。
  • 千疊:形容山巒重疊。
  • 曉山:清晨的山。
  • 排落雁:形容山峯排列如雁陣。
  • 一泓:一片,形容水面寬廣。
  • 秋水:秋天的水,通常指清澈的水。
  • 吸長鯨:形容水面寬廣,彷彿能吸住巨鯨。
  • 煙光:煙霧和光線。
  • 倒射:反射。
  • 功臣閣:紀念功臣的樓閣。
  • 蝀勢:彩虹的形狀。
  • 斜拖:斜掛。
  • 學士瀛:指文人學士的居所或聚集地。
  • 子云:指漢代文學家揚雄,字子云。
  • 才妙絕:才華絕頂。
  • 摛詞:運用辭藻。
  • 紫宸:皇帝的宮殿。

翻譯

荷花在池塘中顯得格外悽清,皇帝的車道遠遠望去與岸邊齊平。 清晨的山巒重重疊疊,排列如落雁,一片秋水寬廣,彷彿能吸住巨鯨。 煙霧和光線反射在功臣閣上,彩虹的形狀斜掛在文人學士的聚集地上。 若非揚雄那樣的才華絕頂,怎能運用辭藻,讓皇帝的宮殿都爲之驚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皇宮內園林的景色,通過芙蓉、山巒、秋水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寧靜而壯麗的畫面。詩中「千疊曉山排落雁,一泓秋水吸長鯨」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增強了詩的意境。末句提及揚雄,暗示了詩人對文學才華的讚美和對皇帝宮廷文化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宮廷詩的特點。

陳紹文

陳紹文,字公載,自號中閣山人。南海人。錫子。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舉人,官通判。與樑公實、歐楨伯、黎瑤石、吳而待結詩社,又同遊黃才伯之門。著有《中閣集》。清樑善長《廣東詩粹》卷四、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四有傳。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