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
六國互合從,強秦屹虎視。
南襟涇渭流,北控甘谷峙。
蕞爾一燕壤,曷厭貪饕志。
田光構奇謀,幸鼓荊卿氣。
殞身明勿疑,直走咸陽市。
左授於期函,右獻督亢志。
斷袖環柱餘,秦鼎一絲繫。
吁嗟高漸離,尚置築中器。
爲術良已疏,秉節終弗易。
壯士貴喪元,成僨非所計。
逆命帝函殲,於昭秦二世。
千秋易水歌,慷慨滿天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國互合從:指戰國時期的六個國家(齊、楚、燕、韓、趙、魏)聯合起來對抗秦國。
- 強秦屹虎視:形容秦國強大,像虎一樣威猛地注視着其他國家。
- 南襟涇渭流:指南方的涇河和渭河,這裏指秦國的南方邊界。
- 北控甘谷峙:指秦國北方的甘谷地區,這裏指秦國的北方邊界。
- 蕞爾一燕壤:形容燕國的土地狹小。
- 曷厭貪饕志:指秦國的野心和貪婪無法滿足。
- 田光構奇謀:田光爲燕國策劃了一個奇妙的計謀。
- 幸鼓荊卿氣:幸運地激發了荊軻的勇氣。
- 殞身明勿疑:犧牲自己,表明決心,無需懷疑。
- 直走咸陽市:直接前往秦國的都城咸陽。
- 左授於期函:左手拿着燕國太子丹的信。
- 右獻督亢志:右手獻上燕國的地圖。
- 斷袖環柱餘:指荊軻刺秦王時,秦王的袖子被割斷,荊軻被圍在柱子周圍。
- 秦鼎一絲繫:形容秦國的命運懸於一線。
- 吁嗟高漸離:嘆息高漸離,荊軻的朋友。
- 爲術良已疏:指荊軻的計劃已經暴露。
- 秉節終弗易:堅持節操,始終不變。
- 壯士貴喪元:壯士重視犧牲。
- 成僨非所計:成功與否不是考慮的重點。
- 逆命帝函殲:違抗命令,導致被殺。
- 於昭秦二世:指秦二世,秦國的第二位皇帝。
- 千秋易水歌:指荊軻在易水邊上的告別歌。
翻譯
戰國時期的六個國家聯合起來對抗強大的秦國,秦國像虎一樣威猛地注視着其他國家。秦國的南方邊界是涇河和渭河,北方則是甘谷地區。燕國的土地狹小,秦國的野心和貪婪無法滿足。田光爲燕國策劃了一個奇妙的計謀,幸運地激發了荊軻的勇氣。荊軻犧牲自己,表明決心,無需懷疑,直接前往秦國的都城咸陽。他左手拿着燕國太子丹的信,右手獻上燕國的地圖。在刺殺秦王時,秦王的袖子被割斷,荊軻被圍在柱子周圍,秦國的命運懸於一線。嘆息高漸離,荊軻的朋友,荊軻的計劃已經暴露,但他堅持節操,始終不變。壯士重視犧牲,成功與否不是考慮的重點。違抗命令,導致被殺,這是秦二世的時代。荊軻在易水邊上的告別歌,慷慨激昂,響徹天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荊軻刺秦的壯烈事蹟,通過對比秦國的強大與燕國的弱小,突出了荊軻的英勇與犧牲精神。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意象,如「強秦屹虎視」、「斷袖環柱餘」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通過對荊軻行動的詳細描述,展現了他的決心和勇氣,以及對國家和朋友的忠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荊軻英雄行爲的讚美和對秦國暴政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