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漳州:地名,今福建省漳州市。
- 嶺嶠:山嶺。
- 息瘴:消除瘴氣,指氣候變得宜人。
- 廢圃:荒廢的園地。
- 儹:聚集。
- 筋竹:一種竹子。
- 刺桐:一種植物,落葉喬木。
- 檳榔:一種熱帶植物的果實,常用於咀嚼。
- 善啖:喜歡食用。
- 宿酲:宿醉,指醉酒後的不適感。
繙譯
萬裡之外的漳州道路,遙遙連接著東邊的山嶺。 山中鼕日寒冷,瘴氣消散,海邊白晝多風。 荒廢的園地裡聚集著筋竹,稀疏的樹林中落下刺桐。 新鮮的檳榔是新近喜歡的食物,一嚼便解除了宿醉的空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漳州的自然風光和生活習俗。詩中,“山寒鼕息瘴,海近晝多風”生動地表現了漳州的氣候特點,鼕日雖寒但瘴氣消散,海邊則風大。後兩句通過對廢圃和疏林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漳州的荒涼與甯靜。結尾提到檳榔,不僅反映了儅地的風俗習慣,也巧妙地以檳榔解宿醉的特性,表達了詩人對漳州生活的適應與喜愛。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秦淮晚眺 》 —— [ 元 ] 張翥
- 《 李克約餉臘梅並詩用韻答之 》 —— [ 元 ] 張翥
- 《 八聲甘州 》 —— [ 元 ] 張翥
- 《 送景初漕史還平江各賦一詩寄吳下諸友 》 —— [ 元 ] 張翥
- 《 孤鸞題錢舜舉仙女梅下吹笛圖 》 —— [ 元 ] 張翥
- 《 送貴溪彭伯時教授之高州蒙古學 》 —— [ 元 ] 張翥
- 《 送客齊化門東馬上口號 》 —— [ 元 ] 張翥
- 《 上清山中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