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槜李(zuì lǐ):地名,位於今浙江省嘉興市。
- 灣頭:河流彎曲處。
- 窣堵波(sū dǔ bō):梵語,意爲佛塔。
- 碧粘:形容松樹枝葉上的苔蘚顏色深綠且粘附。
- 老甲:指老樹皮。
- 薜蘿(bì luó):一種藤本植物,常綠,這裏指松樹周圍的藤蔓。
- 古剎(gǔ chà):古老的寺廟。
- 龍舍宅:傳說中龍居住的地方,這裏比喻寺廟的神聖。
- 神僧:有神通的僧人。
- 鳥爲窠(kē):鳥築的巢,這裏比喻僧人的居所簡樸。
- 韋侯筆:指唐代畫家韋偃,善畫鬆。
- 山堂:山中的房屋,這裏指寺廟。
- 障子:屏風,這裏指畫屏。
翻譯
在槜李灣頭的佛塔旁,種滿了環繞庭院的松樹。 松枝上深綠的苔蘚粘附着,秋天的陰影中藤蔓半遮半掩。 古老的寺廟常聽說有龍居住,神僧的居所簡樸如鳥巢。 沒有人能得到韋偃的畫筆,爲這山中寺廟畫一幅屏風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槜李灣頭三塔寺的靜謐景象,通過鬆樹、苔蘚、藤蔓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古老而神祕的氛圍。詩中「碧粘老甲」與「黑入秋陰」形象地描繪了松樹的蒼老與周圍環境的幽深。末句表達了對韋偃畫技的嚮往,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這處古剎的深厚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張翥對自然與宗教的細膩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