禖臺

· 張翥
嬪御親弓韣,祠禖有古臺。 瑤池今寂寞,玄鳥自歸來。 鼎再移支子,星俄坼上臺。 興亡關歷數,祇遣後人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禖臺:古代祭祀生育之神的祭壇。
  • 嬪御:指宮中的妃嬪。
  • 弓韣:弓和箭袋,這裏指祭祀時使用的弓箭。
  • 祠禖:祭祀生育之神的儀式。
  • 古臺:指古老的祭祀臺。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這裏象徵着神仙之地。
  • 玄鳥:傳說中的神鳥,象徵吉祥。
  • :古代的烹飪器具,也用於象徵國家政權。
  • 移支子:指政權更迭。
  • 星俄坼:星辰突然裂開,比喻國家發生重大變故。
  • 上臺:指高位的官員或政權。
  • 歷數:指天命或命運。

翻譯

宮中的妃嬪親自持弓箭,參與古老的生育神祭祀儀式。 瑤池之地如今已無人煙,只有傳說中的玄鳥獨自歸來。 國家的政權再次更迭,星辰突然裂開,象徵着重大變故。 興衰更替,皆是命運的安排,只能讓後人感到無盡的悲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古代祭祀生育神的場景,隱喻了國家的興衰更迭。詩中「瑤池今寂寞,玄鳥自歸來」描繪了神話中的仙境已無人跡,只有神鳥孤獨歸來,象徵着國家的衰敗。而「鼎再移支子,星俄坼上臺」則直接表達了政權更迭和國家重大變故的意象。最後,詩人以「興亡關歷數,祇遣後人哀」作結,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無奈和對後人的哀愁,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刻關注和悲憫之情。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