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遊包家山

· 張翥
遠近紅千樹,繁開奪豔霞。 月明寒食雨,春老上陽花。 輦路迷遊躅,宮詞入夢華。 東風葵麥浪,回首野人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習俗。
  • 上陽花:指宮廷中的花,上陽是唐代宮殿名。
  • 輦路:古代帝王車駕所經之路。
  • 遊躅:遊蹤,指遊人的足跡。
  • 宮詞:描寫宮廷生活的詩。
  • 夢華:指夢境中的繁華景象,常用來形容往事或舊日的美好時光。
  • 葵麥:指曏日葵和麥子。

繙譯

遠近都是紅豔的千樹花開,繁盛開放,美得勝過了豔麗的晚霞。 在月光明亮的寒食節雨中,春光已老,宮廷中的花兒依舊盛開。 帝王車駕曾經走過的路,如今遊人的足跡已難尋覔,宮廷生活的詩篇,如今衹能入夢廻憶。 東風吹過,曏日葵和麥田泛起波浪,廻首望去,已是田野人家的景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包家山的春景,通過對繁花、春雨、宮廷遺跡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遠近紅千樹,繁開奪豔霞”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春花的盛景,而“月明寒食雨,春老上陽花”則巧妙地融入了節令和宮廷元素,增添了詩意。結尾的“東風葵麥浪,廻首野人家”則以田園風光作結,展現了時光流轉,繁華落盡後的甯靜與淡泊。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