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贈潞國公承旨學士張仲舉

· 張昱
漢家舊德有桓榮,赤舄登朝羽翼成。 三晉鳳鳴千載會,兩河龍現五雲迎。 獨於社稷多難日,復使君臣大義明。 自念昔曾親几杖,頌聲慚後魯諸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潟(chì xì):古代帝王賜給諸侯或有功大臣的紅色禮鞋,象征尊貴。
  • 三晉:指古代的晉國分裂後的韓、趙、魏三國,這裡泛指山西一帶。
  • 兩河:指黃河與洛河,這裡泛指中原地區。
  • 五雲:五彩祥雲,古代常用來象征吉祥。
  • 社稷:國家的代稱。
  • 幾杖:古代對長輩的尊稱,這裡指曾經受到長輩的教導。
  • 魯諸生:指魯國的學者,這裡泛指普通的學者。

繙譯

漢朝的老臣桓榮,曾穿著赤潟登上朝堂,成爲皇帝的得力助手。三晉之地再次出現鳳凰鳴叫的祥瑞,千載難逢;兩河流域有龍顯現,五彩祥雲迎接。在這個國家多難的時期,君臣之間的大義再次被明確。我曾有幸親受長輩的教導,現在廻想起,對於能夠歌頌這樣的盛事,我感到慙愧,覺得自己不如魯國的普通學者。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張仲擧的功德和才華,通過歷史典故和祥瑞象征,表達了對他的尊敬和贊美。詩中“赤潟登朝”、“三晉鳳鳴”、“兩河龍現”等意象,都極富象征意義,展現了張仲擧的尊貴和國家的繁榮。結尾的“自唸昔曾親幾杖,頌聲慙後魯諸生”則表達了詩人對張仲擧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雖有所學,但仍感不足的謙遜態度。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閒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徵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