菀菀者叢之什四章
菀菀者叢,孔集維鸒。
中一文鳥,其鳴雊雊。
豈不爾類,唯爾之誇。
視棘則黍,有救在嗉。
躑躅毛跣,塊不得吐。
凡今之良,無蹈厥隊。
嗟我宰父,惟王來綏。
疇不興止,娥媌令儀。
五馬既同,六服孔加。
密雲油油,雨竊其施。
淫來無端,亦莫之何。
人有恆言,耳屬於牆。
塹崧踐華,豈曰匪常。
逝茀洋洋,至菑湯湯。
何以自明,曜靈西藏。
何用重明,纖阿未揚。
機斯伏矣,懵其蹴矣。
機之蹴兮,籲駭速矣。
機之伏兮,伊胡忸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菀菀 (wǎn wǎn):茂盛的樣子。
- 鸒 (yù):一種鳥名。
- 雊雊 (gòu gòu):鳥鳴聲。
- 嗉 (sù):鳥類喉嚨下裝食物的囊。
- 躑躅 (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 毛跣 (xiǎn):赤腳。
- 塊 (kuài):這裏指食物團塊。
- 嗟 (jiē):嘆詞,表示感嘆。
- 宰父 (zǎi fù):古代官名。
- 娥媌 (é miáo):美好的樣子。
- 六服 (liù fú):古代天子根據不同場合穿的六種禮服。
- 油油 (yóu yóu):形容雲彩濃密的樣子。
- 曜靈 (yào líng):太陽。
- 纖阿 (xiān ā):古代神話中的月神。
- 懵 (měng):糊塗,不明事理。
- 蹴 (cù):急促,突然。
- 伊胡 (yī hú):如何,怎樣。
- 忸 (niǔ):羞愧。
翻譯
茂盛的叢林中,聚集着許多鸒鳥。 其中有一隻文雅的鳥,它的鳴叫聲清脆悅耳。 雖然它的同類不多,但它以此爲榮。 看那棘叢中的黍粒,有隻鳥兒喉嚨裏卡着食物。 它赤腳徘徊,食物團塊卻吐不出來。 現在的善良之人,不要陷入這樣的困境。 唉,我這宰父,是王來安撫的。 誰不興起,美好的儀態。 五馬齊驅,六服莊嚴。 濃密的雲彩,雨悄悄地降下。 無端而來的淫雨,也無法奈何。 人們常說,耳朵貼在牆上。 穿越嵩山,踐踏華山,難道不是常事嗎? 逝去的草木茂盛,到來的災難浩大。 如何證明自己,太陽已經西沉。 爲何還要再明亮,月神尚未升起。 危機已經潛伏,突然間變得糊塗。 危機的突然,令人驚駭迅速。 危機的潛伏,究竟如何羞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畫面,通過鳥兒的遭遇隱喻人的境遇。詩中「菀菀者叢」與「孔集維鸒」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而「中一文鳥」及其鳴叫則象徵着個體的獨特與自豪。隨後的描寫轉向了困境與危機,通過「躑躅毛跣,塊不得吐」等句,表達了人在面對困難時的無奈與掙扎。最後,詩人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如「密雲油油,雨竊其施」和「曜靈西藏」,暗示了世事無常和人生的不確定性,以及面對這些時的迷茫與反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封太常陳翁八十 》 —— [ 明 ] 王世貞
- 《 十五夜於小祗園坐月作 》 —— [ 明 ] 王世貞
- 《 小伊州 》 —— [ 明 ] 王世貞
- 《 徐子與解郡過吳門司淳父輩出視分韻得彈字 》 —— [ 明 ] 王世貞
- 《 郭山人六絕句五嶽真形圖 》 —— [ 明 ] 王世貞
- 《 祖堂 》 —— [ 明 ] 王世貞
- 《 伏承御史院王大夫再損餚醴之貺聊抒短句情見乎辭 》 —— [ 明 ] 王世貞
- 《 柏溪翁寫竹妙得彭城墨派而不輕爲人作以故傳世頗鮮此紙僅以數枝寓意耳而姿態溢出乃子尚書公刻之石摹本示餘不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