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之什四章

巖巖鐘山,閟我國楨。 赫赫留都,副我國靈。 萬雉登登,九墉甍甍。 凡百有位,則於天京。 三事大夫,是瞻是馮。 嗟爾大夫,胡弗靖共。 泄泄司馬,齗齗司農。 去食去信,厥兵曷終。 一夫跳踉,刃戕於胸。 爲蟊爲螟,乃蠆乃蜂。 司農逝矣,司馬止矣。 司農逝矣,惟國之痗。 司馬止矣,惟國之恥。 先民豈不言,施生僇死。 毋縱柙逸,毋泄櫝毀。 使者於來,虎嵎以壑。 使者於返,虎翼以角。 虎翼以角,疇不靡止。 虎冠以遊,疇不擬止。 太師謀之,以報天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巖巖:高峻的樣子。
  • (bì):閉藏,隱藏。
  • 國楨:國家的支柱,指重要的人才或事物。
  • 赫赫:顯赫,盛大的樣子。
  • 留都:指南京,明朝初期的首都。
  • :輔助,支持。
  • 國靈:國家的精神或靈魂。
  • 萬雉:形容城牆高大。
  • 登登:形容城牆高聳。
  • 九墉:指九重城牆,形容城防堅固。
  • 甍甍(méng méng):屋脊,這裏指城牆上的建築。
  • 有位:有職位的人。
  • 天京:指首都。
  • 三事大夫:指負責國家三件大事的大臣,即司徒、司馬、司空。
  • 是瞻是馮:指這些大臣應該受到尊重和依靠。
  • 泄泄:輕率,不嚴肅。
  • 司馬:古代官職,掌管軍事。
  • 齗齗(yín yín):爭辯的樣子。
  • 司農:古代官職,掌管農業和財政。
  • 去食去信:失去糧食和信任。
  • 厥兵曷終:他們的軍隊怎能結束。
  • 跳踉(liáng):跳躍。
  • 刃戕(qiāng):刀劍傷害。
  • (máo):害蟲。
  • (míng):害蟲。
  • (chài):蠍子。
  • :蜜蜂。
  • 逝矣:去世了。
  • (mèi):病痛。
  • :恥辱。
  • 施生僇死:施恩於生者,懲罰於死者。
  • (xiá):籠子。
  • :逃跑。
  • 泄櫝(dú):泄露祕密。
  • :破壞。
  • 虎嵎(yú):虎的棲息地。
  • :深溝。
  • 虎翼:虎的翅膀。
  • :角力。
  • 靡止:無止境。
  • 虎冠:虎的頭冠。
  • 擬止:模仿停止。
  • 太師:古代官職,掌管國家大事。
  • 謀之:謀劃。
  • 天子:皇帝。

翻譯

高峻的鐘山,隱藏着我國的支柱。顯赫的南京,輔助着我國的精神。高大的城牆聳立,堅固的城防建築。所有有職位的人,都在首都聚集。負責國家三件大事的大臣,應該受到尊重和依靠。唉,你們這些大臣,爲何不能和平共處。輕率的司馬,爭辯的司農。失去了糧食和信任,他們的軍隊怎能結束。一個男子跳躍,刀劍刺入胸膛。像害蟲一樣,像蠍子和蜜蜂一樣。司農去世了,司馬停止了。司農去世了,是國家之痛。司馬停止了,是國家之恥。古人難道不是這樣說,對生者施恩,對死者懲罰。不要讓籠子裏的野獸逃跑,不要泄露祕密。使者來時,虎在深溝中。使者返回時,虎用翅膀角力。虎用翅膀角力,無止境。虎戴着頭冠遊走,模仿停止。太師謀劃,報告給天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時期南京的景象,通過對鐘山和留都的描述,展現了國家的威嚴和重要性。詩中通過對三事大夫的職責和態度的描寫,反映了當時政治的複雜性和危機。詩人通過對司農和司馬的比喻,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擔憂。最後,詩人呼籲太師謀劃,以保護國家免受內外的威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切。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