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逢黃白仲山人

不見黃生久,悽其國士心。 籠鵝誰換帖,放鶴我同吟。 短褐懷中玉,清徽物外音。 千秋吾道在,傾蓋一披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淒其:淒涼,悲傷。
  • 國士:國中傑出的人物。
  • 籠鵞:指用籠子裝鵞,這裡可能指某種書法作品或故事。
  • 換帖:交換書法作品。
  • 放鶴:放飛鶴鳥,象征自由或高潔。
  • 短褐:粗佈短衣,形容簡樸的生活。
  • 懷中玉:比喻內心珍貴的東西。
  • 清徽:清雅的音徽,指高尚的品格。
  • 物外音:超脫世俗的聲音或思想。
  • 千鞦:千年,比喻長久。
  • 吾道:我的道路或信仰。
  • 傾蓋:古時車上張的繖,比喻短暫的相聚。
  • 披襟:敞開衣襟,比喻坦誠相見。

繙譯

長久不見黃生,心中感到淒涼,因爲他是國中傑出的人物。我們曾交換書法作品,我放飛鶴鳥時與你同吟。你雖穿著簡樸的短衣,內心卻懷有珍貴之物,你的品格高尚,思想超脫世俗。我的道路和信仰將長久存在,我們短暫的相聚,卻能坦誠相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久別重逢的友人黃白仲的深厚情感。詩中,“淒其國士心”一句,既表達了對友人才華的贊賞,也透露出對其境遇的同情。後文通過“籠鵞”、“放鶴”等意象,展現了兩人共同的興趣和志趣。結尾的“千鞦吾道在,傾蓋一披襟”則強調了兩人即使在短暫相聚中,也能坦誠相待,共同堅守信仰和道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理想的執著。

王弘誨

明廣東瓊州定安人,字少傳,號忠銘。嘉靖四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初釋褐,值海瑞廷杖下詔獄,力調護之。張居正當國,作《火樹篇》、《春雪歌》以諷。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