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篇濟南李攀龍
纖阿出溟渤,皓魄中天發。
列宿豈不顯,杳然精靈攝。
先秦收正始,六代時汩沒。
夫子揚嘉馨,千載馭飆軏。
思排入淵曠,象成自昭晰。
至理中所賞,胡然見時悅。
夫子乃沉淪,紛紛亦奄忽。
六合慘淡間,微生借噓拂。
並嘯倚崆峒,蒼蒼極秋色。
上有三危露,芝菌芬樛結。
攀英啜其滋,虹霞動靈宅。
卻笑羨門者,長生等澌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纖阿:古代神話中御月運行的神。
- 溟渤:指大海。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精靈:指天上的星辰。
- 正始:指三國時期的魏國,這裏代表古代的文學高峯。
- 六代:指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裏代表文學的衰落。
- 嘉馨:美好的香氣,比喻美好的文學作品。
- 馭飆軏:駕馭風車的意思,比喻文學作品能夠超越時空。
- 淵曠:深邃廣闊。
- 昭晰:明亮清晰。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整個宇宙。
- 噓拂:輕輕吹拂。
- 崆峒:山名,這裏指高山。
- 三危露:傳說中的仙露。
- 芝菌:靈芝,傳說中的仙草。
- 樛結:纏繞結合。
- 靈宅:指仙人的居所。
- 羨門:指羨慕仙人的人。
- 澌沫:水泡,比喻短暫無常。
翻譯
月亮從大海中升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天空。天上的星星雖然顯眼,但它們的存在似乎被神祕的力量所控制。古代的文學在先秦時期達到高峯,到了六代時期則逐漸衰落。李攀龍先生髮揚了古代文學的美好傳統,使得千百年後的我們仍能感受到其魅力。他的思想深邃廣闊,作品清晰明瞭,這是真正的文學之美,爲何只在特定的時代才被欣賞呢?然而,李攀龍先生卻陷入了沉淪,他的時代也匆匆而過。在宇宙的廣袤與淒涼中,我們只能輕輕地感受到他的影響。我們站在高山上,仰望蒼茫的秋色,那裏有傳說中的仙露和靈芝,我們品嚐這些仙物,感受着仙境的氣息。相比之下,那些羨慕仙人的人追求的長生不老,顯得如此短暫和虛無。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月亮、星辰和古代文學的描繪,表達了對李攀龍文學成就的讚美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神話元素和象徵手法,如「纖阿」、「三危露」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祕色彩和哲理深度。同時,通過對「六合」、「崆峒」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宇宙的廣闊和人生的渺小,體現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對李攀龍文學貢獻的崇高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