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岷山歌爲御史大夫南充王公作

君不見古皇鴻濛時,參井星精夜墮地。化爲南岷山,山高八千丈,力奠金維控西裔。 芙蓉片片青霞疊,中含太始以來雪。九井遙吞灌口煙,三峯倒映峨眉月。 鶱飛鳳儀,蜿蜒回龍。星斗夕虧,風雷晝封。 挺孤碧之峭削,鬱羣蒼以巃嵷。下有寒泉漱芳玉,誰雲出山令泉濁。 瀉作嘉陵江水聲,日夜潺湲映天綠。山人少時此山居,薜蘿裳壁雲儲胥。 時吟蜀肆君平易,不著臨邛司馬書。北山無猿鶴,東山有蒼生。 以茲拂衣出,聊作應世行。爲雨爲雲潤七澤,䇄然豈負茲山色。 麟閣今標如礪功,龍門復表回瀾力。南岷山,何足擬,從茲以西二十四萬裏。 昆崙中天作天柱,山人之名亦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古皇鴻濛:古代神話中的開天闢地之神。
  • 參井星精:參宿和井宿的星辰精華。
  • 金維:指天地的綱維,即宇宙的秩序。
  • 西裔:西方的邊遠地區。
  • 芙蓉:指山峯如芙蓉花瓣般美麗。
  • 青霞:青色的雲霞,形容山色。
  • 太始:古代指天地開闢之初。
  • 九井:指山中的九個泉眼。
  • 灌口:地名,此處指山泉流出的地方。
  • 三峯:指三座高峯。
  • 峨眉:山名,此處指山峯的美麗。
  • 鶱飛:形容山勢高聳。
  • 鳳儀:鳳凰的儀態,形容山形優雅。
  • 蜿蜒:形容山脈曲折延伸。
  • 回龍:形容山勢如龍迴旋。
  • 星斗:星星。
  • 風雷:風和雷,形容自然界的威力。
  • 孤碧:孤高的碧色,形容山峯。
  • 峭削:陡峭而尖銳。
  • 鬱羣蒼:鬱鬱蔥蔥的青色。
  • 巃嵷:形容山勢高聳。
  • 寒泉:冷冽的泉水。
  • 漱芳玉:形容泉水清澈如玉。
  • 嘉陵江:江名,流經四川。
  • 潺湲:水流聲。
  • 薜蘿:藤本植物,此處指山居的隱逸生活。
  • 雲儲胥:雲中的居所,形容隱居高遠。
  • 蜀肆君平易:蜀地的隱士,指作者自己。
  • 臨邛司馬書:指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此處表示不關心世俗之事。
  • 七澤:指七處湖泊,此處泛指大地。
  • 如礪功:如磨刀石般的功績,形容功勳卓著。
  • 龍門:地名,此處指重要的關口。
  • 回瀾力:迴旋的水流力量,形容影響力巨大。
  • 昆崙:山名,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天柱:支撐天空的柱子,形容山的高大。

翻譯

你看不見在古皇鴻濛的時代,參宿和井宿的星辰精華在夜晚墜落大地。它們化作了南岷山,山高達八千丈,力量足以穩固天地綱維,控制着西方的邊遠地區。山峯如芙蓉花瓣般層層疊疊,青色的雲霞中蘊含着自天地開闢之初以來的雪。九個泉眼遙遙吞吐着灌口的煙霧,三座高峯倒映着峨眉的月光。山勢高聳如鳳凰展翅,曲折如龍迴旋。夜晚星星閃爍,白天風雷交加。孤高的碧色山峯陡峭而尖銳,鬱鬱蔥蔥的青色山勢高聳。山下有冷冽的泉水,清澈如玉,誰說泉水出了山就會變濁?泉水化作嘉陵江的水聲,日夜潺潺,映照着天空的綠色。山人年輕時曾在此山居住,穿着薜蘿編織的衣裳,住在雲中的居所。那時他常吟詠蜀地的隱士,不關心世俗之事。北山沒有猿鶴,東山卻有蒼生。因此他拂袖而出,暫且應世而行。他化作雨水滋潤大地,堅定地不辜負這山的景色。如今在麟閣上標榜他的功績,龍門上表彰他的迴旋之力。南岷山,又怎能比擬,從此向西二十四萬裏。昆崙山高聳如支撐天空的柱子,山人的名聲也如此。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筆觸描繪了南岷山的雄偉景色,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山的巍峨與神祕。詩中,「參井星精夜墮地」等句,運用神話元素,賦予山以超凡的來歷和力量。後文通過對山中景物的細膩描寫,如「九井遙吞灌口煙」、「三峯倒映峨眉月」,進一步以自然景觀的壯美來象徵山人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成就。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