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湛甘泉翁上唐山居

北郭山川凝永夏,上唐門蒼染深叢。 清泉數道鳴寒澗,喬木千尋落午風。 金液池邊閒白鳥,馬家園上翳青松。 甘泉夫子方尋樂,吾道年來得所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夏:長夏,指夏季時間較長。
  • 上唐: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門蒼:門前的蒼翠植物。
  • 深叢:茂密的叢林。
  • 清泉:清澈的泉水。
  • 鳴寒澗:在寒冷的山澗中發出聲響。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千尋:形容樹木極高。
  • 落午風:午後的風。
  • 金液池:池名,可能是地名或景點名。
  • 白鳥:白色的鳥。
  • 馬家園: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翳青松:被青松遮蔽。
  • 甘泉夫子:指湛甘泉,可能是儅地的名人或學者。
  • 方尋樂:正在尋找樂趣。
  • 吾道:我的學說或信仰。
  • 得所宗:找到了歸宿或信仰的依據。

繙譯

北郭的山川在長夏中凝結著永恒的綠意,上唐的門前被茂密的叢林深深染綠。 幾道清澈的泉水在寒冷的山澗中鳴響,高大的樹木在午後的風中顯得格外高聳。 金液池邊閑適地棲息著白色的鳥兒,馬家園上青松遮蔽,顯得幽靜。 甘泉夫子正在尋找生活的樂趣,而我的學說近年來找到了它的歸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北郭山川的甯靜與生機,通過清泉、喬木、白鳥等自然元素,展現了上唐山居的幽美與恬淡。詩中“甘泉夫子方尋樂”一句,既表達了對甘泉夫子生活態度的贊賞,也暗示了自己學說的確立與滿足。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學問的熱愛與追求。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