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齒髮吟作長慶體示伯龍子念君載

發白況乃寡,齒痛行復落。 此事當漸來,委蛻偶先覺。 觀電等浮榮,嚼蠟如好爵。 馳思佐墳典,策勳播寥廓。 其名在千古,真識久冥漠。 先民有遺言,及時當行樂。 稍往忽已空,未來疇能度。 營爲醇醲腐,精恐佳麗鑿。 惝恍出世言,渺茫長生藥。 成證聊自暖,齊物終妄作。 事事能誤人,破了亦無着。 語罷當更愁,愁來又成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委蛻:指自然死亡。委,放棄;蛻,脫去。
  • 觀電:比喻短暫易逝的事物。
  • 浮榮:虛浮的榮耀。
  • 嚼蠟:比喻無味或無意義的事物。
  • 好爵:好的官職或地位。
  • 墳典:古代的典籍。
  • 策勳:記錄功勳。
  • 寥廓:廣闊無垠的空間。
  • 冥漠:幽暗不明。
  • 先民:古代的人。
  • 行樂:享受生活,尋歡作樂。
  • 疇能度:誰能預料。
  • 醇醲腐:比喻過度的享樂會導致腐化。
  • 佳麗鑿:美好的事物被破壞。
  • 惝恍:模糊不清。
  • 出世言:超脫世俗的言論。
  • 長生藥:傳說中能使人長生不老的藥物。
  • 成證:成就證明。
  • 齊物: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指萬物平等。
  • 妄作:無根據的作爲。
  • 破了亦無着:即使破壞了也沒有着落。

翻譯

頭髮已經白了,而且更加稀少,牙齒疼痛,即將脫落。這些衰老的跡象逐漸來臨,我只是偶然先感受到了這種自然死亡的跡象。看那些如電光般短暫易逝的榮耀,那些如同嚼蠟般無味的官職和地位。我思考着輔佐國家,記錄功勳,傳播到廣闊無垠的空間。雖然名聲可以流傳千古,但真正理解的人卻早已幽暗不明。古代的人有遺言,要及時行樂。稍微過去的時間就已經空了,未來的事情誰能預料。過度的享樂會導致腐化,美好的事物也容易被破壞。模糊不清的超脫世俗的言論,渺茫的長生不老藥。成就的證明只能暫時溫暖自己,萬物平等的哲學思想最終也是無根據的作爲。每件事都能誤導人,即使破壞了也沒有着落。說完這些話後會更加憂愁,憂愁來了又成了錯誤。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榮耀虛無的深刻感悟,以及對及時行樂的倡導。詩中,作者通過對齒髮衰老的描寫,引出了對生命無常的感慨,進而對世俗的榮耀和地位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時,作者也表達了對未來不可預知的無奈,以及對過度享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