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岡精舍爲羅錦川題

兩厓秋色靜分妍,中貯煙霞小洞天。 影入羅浮孤曉嶂,精從河漢散晴川。 十年萍跡空餘夢,此日鬆關更有緣。 題作梧岡非託始,紀名應在大初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梧岡:指梧桐樹所在的山岡。
  • 羅錦川: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兩厓:兩邊的山崖。厓(yá):山崖。
  • 煙霞:指山水間的雲霧,常用來形容景色優美。
  • 羅浮:山名,位於今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萍跡: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鬆關:松樹間的關隘,這裏指山間的通道。
  • 大初:指宇宙形成之初,這裏比喻極早的時期。

翻譯

兩邊的山崖在秋色中靜靜地展示着各自的美麗,中間的山谷裏儲存着雲霧繚繞的小洞天。 山影映入羅浮山的孤峯,清晨的陽光照耀着晴朗的河川。 十年來我漂泊不定的生活只剩下夢境,今天在這松樹間的關隘卻有了新的緣分。 題寫「梧岡精舍」並非始於今日,它的名字應該在宇宙形成之初就已經存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山間的靜謐景象,通過對「兩厓」、「煙霞」、「羅浮」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詩中「十年萍跡空餘夢」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過往漂泊生活的感慨,而「此日鬆關更有緣」則透露出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悅。結尾的「題作梧岡非託始,紀名應在大初前」則帶有哲理意味,暗示了梧岡精舍的歷史悠久和詩人對其的深厚情感。

王漸逵

明廣東番禺人,字用儀,一字鴻山,號青蘿子、大隱山人。正德十二年進士,官刑部主事。以養母請告,家居十餘年,後至廣州,適有詔,養病逾三年者不復敘用。乃赴會稽,謁王陽明墓,與其門人講學。久之乃歸。後覆被薦入京,言事不報,復乞歸。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蘿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