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五子篇趙太史用賢
昔餘遊天雄,毫翰殊寂寞。
懋權起諸生,朗若雞羣鶴。
甫薦博士言,遽申風雅託。
歌鹿冠神京,儀鵷瑞阿閣。
逶迤霄漢表,猶能念丘壑。
詞組垂光景,千秋縱揮霍。
季君何沉沉,長君正諤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末五子:指明代文學家王世貞的五個兒子。
- 趙太史用賢:趙用賢,明代官員,太史是古代官職名,用賢是他的名字。
- 天雄:地名,指天雄軍,古代軍事區域。
- 毫翰:指書寫用的毛筆,這裏比喻文才。
- 懋權:指趙用賢,懋權是他的字。
- 朗若雞羣鶴:比喻趙用賢在衆人中顯得特別出衆。
- 甫薦博士言:甫,剛剛;薦,推薦;博士,古代官職,負責教授經學。
- 遽申風雅託:遽,急速;申,表達;風雅,指文學藝術。
- 歌鹿冠神京:歌鹿,指古代的一種文學活動;冠,居首;神京,指京城。
- 儀鵷瑞阿閣:儀鵷,指儀仗中的鵷鳥,象徵吉祥;瑞,吉祥;阿閣,指宮殿。
- 逶迤霄漢表:逶迤,曲折綿延;霄漢,天空。
- 詞組垂光景:詞組,指詩句;垂,留傳;光景,指美好時光。
- 千秋縱揮霍:千秋,千年;縱,放縱;揮霍,指盡情施展才華。
- 季君何沉沉:季君,指王世貞的某個兒子;沉沉,深沉。
- 長君正諤諤:長君,指王世貞的另一個兒子;諤諤,直言不諱。
翻譯
昔日我遊歷天雄,文才顯得有些寂寞。趙用賢這位諸生中的佼佼者,在衆人中顯得格外出衆,就像鶴立雞羣。他剛被推薦爲博士,便迅速表達了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在京城的文學活動中他居首,宮殿中的儀仗鵷鳥象徵着吉祥。他在天空高遠之處,仍然懷念着山川大地。他的詩句留傳下來,成爲美好的時光,千年來盡情施展才華。我的一個兒子深沉,另一個兒子直言不諱。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趙用賢的讚譽之作,通過對比和比喻,描繪了趙用賢在文學和官場上的卓越成就。詩中「朗若雞羣鶴」形象地展現了趙用賢的非凡氣質,而「歌鹿冠神京」和「儀鵷瑞阿閣」則進一步以京城的繁華和宮殿的莊嚴來襯托他的地位。最後兩句則通過對自己兒子的描述,展現了家族中不同性格的人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趙用賢才華的欽佩和對家族後代的期望。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摘桑葚作供二絕 》 —— [ 明 ] 王世貞
- 《 入秋無事案頭偶有紙筆隨意輒書如風掃華不倫不理故曰雜題 》 —— [ 明 ] 王世貞
- 《 與子與諸君即席分賦得瓜 》 —— [ 明 ] 王世貞
- 《 上人自峨眉來雲欲涉海禮補陀北禮五臺走筆二絕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夢遊虞山拂水巖 》 —— [ 明 ] 王世貞
- 《 贈子與 》 —— [ 明 ] 王世貞
- 《 送汪中丞伯玉遊太湖以病不能偕 》 —— [ 明 ] 王世貞
- 《 定州畫壁水二堵妙絕天下望之若真水起伏瀠洄有浩溔萬頃之勢州志謂爲吳道子畫非也寺成在道子後百餘年餘歌以暢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