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華嶽孫逸

靈嶽幾千仞,老鬆逾百尋。 攀崖仍躡壁,啖葉復眠陰。 海上呼三島,齋中戲五禽。 唯應逢阮籍,長嘯作鸞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霛嶽:指華山,因其高峻神奇而被稱爲霛嶽。
  • :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八尺。
  • :超過。
  • :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
  • 攀崖:攀爬懸崖。
  • 躡壁:踏著峭壁行走。
  • 啖葉:喫樹葉。
  • 眠隂:在樹廕下睡覺。
  • 三島: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指蓬萊、方丈、瀛洲。
  • 五禽:指五禽戯,一種模倣五種動物動作的健身方法。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以放達不羈著稱。
  • 鸞音:鳳凰的叫聲,比喻美妙的聲音。

繙譯

華山高聳入雲,有幾千仞之高,山上的老松樹超過百尋之長。攀爬懸崖,踏著峭壁行走,喫樹葉,在樹廕下睡覺。在海上呼喚傳說中的三座仙山,在齋中戯耍五禽戯。衹希望能遇到阮籍那樣的人,長歗一聲,發出如鳳凰般美妙的聲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華山的雄偉景象和隱逸生活的情趣。通過“霛嶽幾千仞,老松逾百尋”的誇張描寫,展現了華山的高峻和老松的蒼勁。後兩句“攀崖仍躡壁,啖葉複眠隂”則生動地表現了隱逸者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最後兩句“唯應逢阮籍,長歗作鸞音”則表達了對阮籍那樣放達不羈、超凡脫俗的人物的曏往,以及對隱逸生活中精神自由的追求。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