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贈

楊柳路盡處,芙蓉湖上頭。 雖同錦步障,獨映鈿箜篌。 鴛鴦可羨頭俱白,飛去飛來煙雨秋。
拼音

賞析

隋煬帝詩“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即真即幻,婉轉回旋,如在目前,唐人多可望而不可即。差可比肩者,唯李義山“鴛鴦可羨頭俱白,飛去飛來煙雨秋。” 義山詩用事多隱晦,後人謂之“楚雨含情俱有託”。此詩乍看似寫情,有比翼于飛之感。實爲論事,傷唐敬宗李湛與其弟文宗李昂。 “楊柳路盡處,芙蓉湖上頭。”起筆柳陌荷塘,託敬宗“凝碧池”。 “雖同錦步障,獨映鈿箜篌。”雖同錦步障,用典晉書石崇、王愷爭豪事。同,錦步障,託同胞兄弟。筆鋒一轉,獨映鈿箜篌。用典漢武帝,託李昂。獨映,時武昭帝李湛已爲宦官所弒,李昂繼位。 “鴛鴦可羨頭俱白,飛去飛來煙雨秋。”用典世說,點破主題。顧悅與簡文同年,白髮相比。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兄弟正是同年出生。鴛鴦可羨頭俱白,飛去飛來煙雨秋。鴛鴦可以白頭到老,比翼于飛。而貴爲天子的兄弟又如何?大明宮之亂,甘露之變,相繼悄然隕落。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步障:古代貴族出行時用來遮擋風塵的精美佈幔。
  • 鈿箜篌:鑲嵌有金屬和寶石的箜篌,一種古代的彈撥樂器。
  • 鴛鴦:一種水鳥,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

繙譯

在楊柳路的盡頭,芙蓉湖的上方, 雖然我們共享著華麗的步障,卻衹有我獨自映照在鑲金的箜篌上。 鴛鴦令人羨慕,它們的頭都白了, 在鞦天的菸雨中飛來飛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鞦日湖畔的景象,通過“楊柳路盡処,芙蓉湖上頭”的描繪,展現了甯靜而美麗的自然風光。詩中“雖同錦步障,獨映鈿箜篌”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寂寞,盡琯身処華麗之中,卻感到無人相伴。後兩句以鴛鴦爲喻,羨慕它們白頭偕老,自由飛翔於鞦日的菸雨之中,反襯出詩人對恩愛與自由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孤獨的感慨。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