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田叟

荷蓧衰翁似有情,相逢攜手繞村行。 燒畬曉映遠山色,伐樹暝傳深谷聲。 鷗鳥忘機翻浹洽,交親得路昧平生。 撫躬道直誠感激,在野無賢心自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荷蓧(hè diào):扛着蓧,蓧是一種農具。
  • 衰翁:老翁。
  • 燒畬(shāo yú):燒荒種田。
  • 暝(míng):黃昏,傍晚。
  • 忘機:忘卻世俗的機詐之心。
  • 浹洽(jiā qià):融洽無間。
  • 得路:指仕途得意。
  • 撫躬:捫心自問。
  • 在野無賢:指在野的人不被認爲是賢人。

翻譯

扛着蓧的老翁似乎很有情趣,我們相遇後便攜手繞着村子散步。 早晨燒荒的火光映照着遠山的景色,傍晚伐木的聲音在深谷中迴盪。 鷗鳥忘卻了世俗的機詐,與我們融洽無間,而那些仕途得意的人卻對我們視而不見。 捫心自問,我道直心誠,深感感激,但在野之人不被視爲賢人,心中不免感到驚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一位老翁在鄉村相遇並一同散步的情景。詩中通過燒畬、伐樹等鄉村生活的細節,展現了田園的寧靜與和諧。鷗鳥忘機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純樸生活的嚮往,而「交親得路昧平生」則透露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最後兩句詩人自問自答,表達了自己雖在野卻心懷坦蕩,對不被理解的無奈與自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現實社會的深刻反思。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