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晉昌亭聞驚禽

羈緒鰥鰥夜景侵,高窗不掩見驚禽。 飛來曲渚煙方合,過盡南塘樹更深。 胡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雜橘村砧。 失羣掛木知何限,遠隔天涯共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緒:旅途中的愁思。
  • 鰥鰥:形容憂愁失眠的樣子。
  • 榆塞:古代北方邊塞的泛稱。
  • 橘村:指楚地,因楚地多橘。
  • :搗衣石,這裏指搗衣聲。
  • 掛木:掛在樹上的東西,這裏指失羣的鳥。

翻譯

旅途中的愁思讓我夜不能寐,高高的窗戶敞開着,我看到了一隻受驚的鳥。它飛過曲折的小洲,煙霧剛剛聚合,穿過南邊的池塘,樹木更加幽深。胡馬的嘶鳴和邊塞的笛聲交織在一起,楚地的猿猴吟唱與橘村的搗衣聲混雜。不知道有多少失羣的鳥兒掛在樹上,它們雖然遠隔天涯,卻有着同樣的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夜晚的孤獨與憂愁。通過「羈緒鰥鰥」和「高窗不掩見驚禽」等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安與驚恐。詩中「胡馬嘶和榆塞笛,楚猿吟雜橘村砧」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聲音的交織,增強了詩的音樂性和感染力。結尾的「失羣掛木知何限,遠隔天涯共此心」則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失羣之鳥的同情,以及自己與它們心靈相通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