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酬祥鬆二公見訪

多謝空門客,時時出草堂。 從容非有約,淡薄不相忘。 池映春篁老,檐垂夏果香。 西峯正清霽,自與拂吟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空門客:指僧人或修行者。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指隱士或文人墨客的居所。
  • 從容:悠閒自在,不慌不忙。
  • 淡薄:淡泊,不計較。
  • 春篁:春天的竹子。
  • 夏果:夏季成熟的果實。
  • 清霽:天氣晴朗。
  • 拂吟牀:拂去吟詠時坐的牀上的塵埃,意指準備吟詠。

翻譯

多謝那些僧侶朋友,時常來到我的草堂。 他們悠閒自在,並非事先有約,只是淡泊名利,不會忘記彼此。 池塘映照着春天老去的竹子,屋檐下懸掛着夏天的果實,散發着香氣。 西邊的山峯正是晴朗,我自然要拂去吟詠牀上的塵埃,準備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僧侶)的感激之情,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從容非有約,淡薄不相忘」描繪了友人間的深厚情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後兩句通過對春篁、夏果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季節的變化,最後以西峯清霽和拂吟牀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準備吟詠的寧靜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

李建勳

李建勳,字致堯,廣陵人。(全唐詩作隴西人。此從唐才子傳)約生於唐懿宗鹹通十三年,卒於周太祖廣順二年,年約八十一歲。少好學能屬文,尢工詩。南唐主李昪鎮金陵,用爲副使,預禪代之策,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還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年已八十。時宋齊丘隱居洪州西山,建勳常往造謁致敬。後歸高安別墅,一夕,無病而終。建勳著有鐘山集二十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