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

· 岑參
相府徵墨妙,揮毫天地窮。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瀟湘在簾間,廬壑橫座中。 忽疑鳳凰池,暗與江海通。 粉白湖上雲,黛青天際峯。 晝日恆見月,孤帆如有風。 巖花不飛落,澗草無春冬。 擔錫香爐緇,釣魚滄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塵外蹤。 富貴心獨輕,山林興彌濃。 喧幽趣頗異,出處事不同。 請君爲蒼生,未可追赤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相府:指宰相的府邸。
  • 徵墨:指徵召文人墨客。
  • 丹青筆:指繪畫的筆。
  • 造化功:指自然界的創造力。
  • 瀟湘:指湖南的瀟水和湘水,常用來指代湖南地區。
  • 廬壑:指山中的小屋和溝壑。
  • 鳳凰池:指宮廷中的池塘,象徵着高貴的地位。
  • 黛青:深青色。
  • :經常。
  • :指僧人的錫杖。
  • :指僧衣,這裏指僧人。
  • 滄浪翁:指在江邊釣魚的老人。
  • 平津意:指平靜的心境。
  • 塵外蹤:指超脫塵世的生活。
  • 山林興:指對山林生活的嚮往。
  • 喧幽:喧鬧與幽靜。
  • 出處:指出仕與隱居。
  • 赤松:指仙人赤松子,這裏指追求仙道。

翻譯

在宰相府中徵召文人墨客,揮毫作畫,展現了天地的無限。 這才明白繪畫的筆,能夠超越自然的創造力。 瀟湘的美景彷彿就在簾間,廬山和溝壑橫亙在座中。 忽然間,我懷疑鳳凰池與江海暗中相通。 湖上的雲彩粉白,天際的山峯黛青。 即使在白天,也常常見到月亮,孤帆似乎隨風而行。 山岩上的花朵不隨季節飄落,澗邊的草木不分春冬。 挑着錫杖的僧人在香爐旁,江邊的老人在釣魚。 爲何平靜的心境中,還想着塵世之外的蹤跡。 對於富貴,我心獨輕,對山林的嚮往卻愈發濃烈。 喧鬧與幽靜的趣味頗爲不同,出仕與隱居的事也不同。 請你爲蒼生着想,不要追求仙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在宰相府中觀賞畫作的情景,通過畫中的山水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塵世富貴的淡漠。詩中「瀟湘在簾間,廬壑橫座中」等句,巧妙地將畫中的景緻與現實世界相融合,展現了畫作的生動與詩人的想象力。結尾處,詩人勸誡他人應關注現實,不應追求虛無的仙道,體現了詩人的現實主義思想。

岑參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