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偃師(yǎn shī):地名,今河南省偃師市。
- 韓樽:人名,岑參的朋友。
- 景雲:人名,可能是岑參的另一位朋友。
- 山陰:地名,今浙江省紹興市。
- 楞伽(léng jiā):佛教經典《楞伽經》的簡稱。
- 潁陽:地名,今河南省許昌市。
- 歸客:指韓樽,他從遠方歸來。
- 漕河:古代用於運輸糧食的水道。
- 尚書磧(shàng shū qì):地名,磧指沙漠或沙石地。
- 別駕:古代官職名,這裏可能指景雲的官職。
翻譯
在偃師東邊,我與韓樽一同去拜訪景雲。 山陰的老僧懂得《楞伽經》的深奧,潁陽的歸客韓樽遠道而來。 昨夜的雨使得煙霧繚繞的草地溼潤,雨後的秋風吹過漕河。 空曠的山中終日少有塵世的煩擾,平坦的郊外遠望行人顯得渺小。 尚書磧上黃昏時分鐘聲響起,別駕渡頭只有一隻歸鳥飛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岑參與友人韓樽一同訪問另一位朋友景雲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煙雨、秋風、漕河,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人的筆觸細膩,通過對空山、平郊的描繪,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感覺。黃昏時分的鐘聲和孤獨的歸鳥,更是增添了詩中的孤寂與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嚮往。

岑參
岑參(cénshēn),唐代詩人,原籍南陽(今屬河南新野),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漢族,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時56歲,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象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尤其擅長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