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二首(其一)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冀馬燕犀:指安祿山的軍隊。冀馬,河北産的馬;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這裡代指安祿山的軍隊。
  • 動地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震動大地。
  • 自埋紅粉:指楊貴妃被縊死。紅粉,指美女,這裡特指楊貴妃。
  • 自成灰:指楊貴妃死後化爲灰燼。
  • 君王:指唐玄宗。
  • 若道:如果說。
  • 能傾國:指楊貴妃的美貌足以傾覆國家。
  • 玉輦:皇帝的車駕。
  • 何由:怎能。
  • 過馬嵬:指唐玄宗逃離長安,經過馬嵬坡。

繙譯

安祿山的軍隊如冀地的馬、燕地的犀甲般聲勢浩大,震動大地而來。楊貴妃被縊死,美麗如她,最終也化爲灰燼。如果君王唐玄宗認爲楊貴妃的美貌足以傾覆國家,那麽他的玉輦又怎能經過那馬嵬坡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安祿山軍隊的聲勢和楊貴妃的悲慘結侷,諷刺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導致國家動蕩。詩中“自埋紅粉自成灰”一句,既表達了楊貴妃的悲劇,也暗示了唐玄宗的昏庸。最後兩句以反問的形式,進一步揭示了唐玄宗的責任,表達了對這段歷史的深刻反思。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

李商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