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通鑑·景龍三年》胡三省注:“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妝詩、卻扇詩。”亦見《封氏聞見記》。蓋成婚時,以畫扇遮掩新婦,誦卻扇詩後方移開。
將:持。畫扇:彩繪的長柄團扇。
春山:指眉。滯上才:使才能出衆的新郎詩思遲滯,不得爲卻扇詩。
團圓似明月:指圓形的畫扇。“桂花”從“明月”生出(傳月中有桂樹)。放桂花開:指讓新婦露面,供新郎折取,亦兼寓桂花高第的祝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畫扇:指有畫飾的扇子。
- 帷:帳幕。
- 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
- 滯:阻礙,滯留。
- 上才:指有才華的人。
- 團圓:圓滿,團聚。
- 桂花:這裏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翻譯
不要帶着畫扇走出帳幕,遮住了春山般的眉,讓有才華的人滯留。 如果說圓滿如同明月,那麼在這美好的時刻,應該讓桂花綻放。
賞析
這首詩通過畫扇與春山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才華的尊重。詩中「莫將畫扇出帷來」一句,既是對畫扇的讚美,也是對春山的保護,暗示了不應讓外在的裝飾掩蓋了內在的美。後兩句以明月和桂花爲喻,強調了圓滿與美好的結合,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刻的嚮往和對美好事物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的獨特見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