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劉相公光德里新搆茅亭

· 李洞
野色迷亭曉,龍墀待押班。 帶涎移海木,兼雪寫湖山。 月白吟牀冷,河清直印閒。 唐封三萬裏,人偃翠微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墀(lóng chí):古代宮殿前的臺階,常用來指代朝廷。
  • 押班:古代官員朝會時的一種儀式,指官員按班次排列。
  • 帶涎:形容海木溼潤,如同帶有海水。
  • 海木:指從海中取出的木材。
  • 兼雪:同時描繪雪景。
  • 湖山:湖泊和山脈,這裏指雪覆蓋的湖山景色。
  • 河清:指河水清澈。
  • 直印:直接映照。
  • 唐封:唐朝的疆域。
  • 人偃:人安逸地躺着。
  • 翠微:青翠的山色。

翻譯

清晨的野色迷濛了亭前的視野,官員們在宮殿臺階前等待排列朝會。 海木帶着溼潤的涎水被移來,雪景同時描繪了湖山的美。 月光清冷地照在牀榻上,河水清澈直接映照出寧靜。 唐朝的疆域遼闊三萬裏,人們安逸地躺在青翠的山色之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劉相公在光德里新建茅亭的景緻,通過「野色」、「龍墀」、「海木」、「湖山」等意象,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詩中「月白吟牀冷,河清直印閒」一句,以月光和河水的清澈映照出寧靜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結尾的「唐封三萬裏,人偃翠微間」則展現了唐朝的遼闊疆域和人們在此中的安逸生活,體現了詩人對大唐盛世的讚美和對田園生活的憧憬。

李洞

唐京兆人,字才江。慕賈島爲詩,鑄其像,事之如神。世人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遊蜀卒。有詩三卷。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