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二首
【其一】
寒氣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闈。
梅花大庾嶺頭發,柳絮章臺街裏飛。
欲舞定隨曹植馬,有情應濕謝莊衣。
龍山萬里無多遠,畱待行人二月歸。
【其二】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於柳絮重於霜。
已隨江令夸瓊樹,又入盧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
關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
拼音
注釋
原注:“時欲之東。”之東,指東赴徐州武寧軍節度使幕,時在大中三年冬。二首借詠雪而抒別妻之情。
玉女扉:借指閨室的窗戶。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玉女窺窗而下視。”
寒:全唐詩校:“一作爽。”
省郎闈:《白帖》:諸曹郎署曰粉署。
梅花大庾嶺頭發:狀雪下如梅花競發。《白帖》:“大庾嶺上梅,南枝落,北枝開。”
章臺:古臺名,即章華臺。春秋時楚國離宮。章華臺位於潛江龍灣,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極爲重要的價值。公元2000年,楚章華臺被列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另有戰國時秦國王宮地名和西漢長安城街名。在詩詞中用章臺和灞岸來代指柳。此狀雪花如柳絮飛舞。
曹植:曹植有《白馬篇》,曹植馬即白馬。
謝莊衣:《宋書·符瑞志》:“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時右衛將軍謝莊下殿,雪集衣,上以爲瑞,於是公卿並作花雪詩。”
旋:漫。
桂魄:指月。
梅妝:即梅花妝。
斑騅送陸郎:樂府《神絃歌·明下童曲》:“陳孔驕赭白,陸郎乘斑騅。”此以陸郎自喻。
序
《對雪二首》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二首七律。這是兩首抒寫冬天景色的古詩佳作。其中“旋撲珠簾過粉牆,輕於柳絮重於霜”就是描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庾嶺:在江西、廣東交界處。
- 章臺:漢長安中街名,這裏借指長安。
翻譯
【其一】寒冷的氣息首先侵襲玉女的門扉,清冷的光輝隨即穿透省郎的屋帷。梅花在大庾嶺頭綻放,柳絮如同在章臺街裏紛飛。想要起舞定會隨着曹植的馬,飽含情意應該沾溼謝莊的衣服。龍山雖然有萬里但也不算多遠,留待行人二月歸來。 【其二】雪很快撲向珠簾又越過粉牆,比柳絮輕卻比霜要重。已經隨着江令誇讚那瓊樹,又進入盧家讓玉堂嫉妒。在夜晚有可能與月亮爭輝,忍着寒冷應該是想試着如梅花般妝扮。關河凍結封住東西道路,令人斷腸如斑騅送陸郎一般。
賞析
這兩首詩以雪爲主題,通過對雪景的描繪,營造出了不同的意境。第一首詩中,用「玉女扉」「省郎闈」等增添了一種典雅的氛圍,以梅花綻放和柳絮飄飛來比喻雪花,生動形象。同時通過「欲舞」「有情」等詞語賦予了雪人的情感和動作,富有想象力。最後提到龍山距離不遠,等待行人歸來,給人以期待感。第二首詩則突出了雪的輕盈和寒冷,以及它的美麗與特別。用「瓊樹」「玉堂」等進一步烘托出雪的高雅。最後以關河凍合、送別的意象,渲染出一種悽美而哀怨的情感。整體語言優美,意境豐富,展示了李商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雪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