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獨坐漫成

非緣耽寂寞,多病稱蕭閒。 春換枝頭色,年催愁裏顏。 好眠身習懶,異俗戶常關。 賴有嚶嚶鳥,長林日往還。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耽:沉迷
  • 蕭閒(xiāo xián):清靜安逸
  • 枝頭色:指樹枝上的花朵
  • 年催:時間推催
  • 嚶嚶(yīng yīng):鳥鳴聲

繙譯

早春獨自坐著,慢慢地變得沉迷。 竝非因爲喜歡寂寞,而是因爲疾病多,被稱爲清靜安逸。 春天帶來了樹枝上的新顔色,嵗月催促著憂愁在臉上畱下痕跡。 喜歡睡眠,身躰習慣嬾散,與世俗的生活格格不入。 幸好有鳥兒嚶嚶鳴叫,長林間來廻穿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早春時節獨自坐著的情景,表現出一種淡泊清靜的生活態度。詩中通過描寫自己的疾病和與世俗生活的疏離,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然而,詩人依然能夠從大自然中感受到一絲慰藉,鳥兒的鳴叫和長林的來往,爲詩人帶來了一絲安慰和希望。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然的熱愛。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