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題李隱君文集

扣聲寂寞播陽春。看流水混行雲。大雅扶輪。忍顏繼、齊樑後塵。 清風明月,四時長在,光景自長新。不見謫仙人。更何處、乘槎問津。
拼音

所属合集

#太常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扣聲:指敲擊樂器發出的聲音。
  • 播陽春:傳播春天的氣息,比喻傳播美好的事物。
  • 流水混行雲:形容景象飄渺,如流水般悠揚,如行雲般自由。
  • 大雅扶輪:指扶持正統文化,維護高雅的藝術。
  • 忍顏:忍耐,忍受。
  • 齊梁後塵:指追隨齊梁時期的文風,這裏可能指追求華麗而空洞的文風。
  • 清風明月:形容環境清幽,景色宜人。
  • 光景自長新:景象永遠新鮮,比喻事物常新不衰。
  • 謫仙人:被貶謫的仙人,這裏可能指隱逸的高人。
  • 乘槎問津:乘小船探尋渡口,比喻尋求真理或解決問題的途徑。

翻譯

敲擊樂器的聲音寂寞地傳播着春天的氣息。看着流水與行雲交織的飄渺景象。扶持着高雅的文化,怎能忍受追隨齊梁時期那種華麗而空洞的文風呢?

清風和明月,四季常在,景象永遠新鮮。看不到被貶謫的仙人,那麼還有哪裏可以乘小船去探尋渡口,尋求真理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高雅文化的追求和對空洞文風的批判。詩中「扣聲寂寞播陽春」和「流水混行雲」等句,以自然景象爲背景,寓意深遠。後文通過對「大雅扶輪」和「忍顏繼、齊梁後塵」的對比,強調了維護文化正統的重要性。結尾處的「不見謫仙人」和「乘槎問津」則抒發了對隱逸高人和真理追求的嚮往。整首詞意境深遠,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對文化價值的深刻思考。

耶律鑄

元義州弘政人,字成仲,號雙溪。耶律楚材子。幼聰敏,善屬文,尤工騎射。父卒,嗣領中書省事,上言宜疏禁網,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憲宗攻蜀,詔領侍衛驍果以從,屢出奇計,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書左丞相,徵兵扈從,敗阿里不哥於上都。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後坐事罷免,徙居山後。卒諡文忠。有《雙溪醉隱集》。 ► 839篇诗文

耶律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