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秀玉綿梨詩韻

石門九月西風高,綿梨萬樹金垂梢。 清溪千里攜贈我,藤筐初發香盈包。 謫仙風度清溪亞,春風曾飲梨花下。 不用紅妝唱採蓮,醉望青天歌二雅。 我有斗酒清且醇,同君薦此鵝黃新。 初見分香剖金卵,更看削玉飛霜鱗。 縹葉紫條何足語,夜光安可同魚目。 文園塵渴政難禁,咀嚼冰雪?香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門: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綿梨:一種梨的品種。
  • 金垂梢:形容梨樹的枝頭掛滿了金黃色的梨子。
  • 清溪:地名或水名,具體位置不詳。
  • 藤筐:用藤條編織的筐子。
  • 謫仙:指被貶謫的仙人,這裏比喻高潔脫俗的人。
  • 二雅:指《詩經》中的《大雅》和《小雅》。
  • 鵝黃:形容酒的顏色。
  • 分香剖金卵:形容剖開梨子時的香氣和顏色。
  • 削玉飛霜鱗:形容梨子的質地和色澤。
  • 縹葉紫條:形容梨葉的顏色。
  • 夜光:指珍貴的寶石。
  • 文園:指文人雅士的園林。
  • 塵渴:比喻對知識的渴望。
  • 咀嚼冰雪:比喻品嚐清涼的梨子。
  • ?香玉:形容梨子的美味。

翻譯

九月,石門的風高氣爽,綿梨樹上掛滿了金黃色的果實。清溪的朋友不遠千里送來綿梨,藤筐一打開,香氣四溢。我曾與風度翩翩的謫仙在春風中飲酒於梨花下,那時無需美人歌唱採蓮曲,只需仰望藍天,吟唱《詩經》中的《大雅》和《小雅》。

我有一壺清醇的美酒,與君共享這鵝黃色的佳釀。初次品嚐,梨子的香氣和金色果肉令人陶醉,再看那削開的梨子,如玉般晶瑩,如霜般潔白。梨葉的淡綠和紫紋不值一提,珍貴的寶石怎能與普通的魚目相比。

在文園中,我對知識的渴望難以抑制,品嚐這如冰雪般清涼的梨子,感受其香甜如玉的美味。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九月石門綿梨豐收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梨子的色澤和香氣,以及與友人共享美酒的愉悅。詩中「謫仙風度清溪亞,春風曾飲梨花下」等句,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末句「咀嚼冰雪?香玉」巧妙地將梨子的清涼與香甜比作冰雪和玉石,表達了詩人對梨子美味的讚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元代詩人耶律楚材的文學才華。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間義州弘政人,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極羣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金末闢爲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見,處之左右。呼爲長髯人(蒙語:吾圖撒合裏),每征討,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爲主管漢人文書之必闍赤,漢稱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定君臣禮儀;反對以漢地爲牧場之議,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建立賦稅制度;請軍民分治,州縣長吏治民事,萬戶府理軍政,課稅所管錢穀。太宗五年入汴時,請廢“攻城不降,矢石一發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經義、詞賦、策論取士之制。乃馬真後稱制時,漸失信任,抑鬱而死。卒諡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