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遊何氏園

旋引溪流環小苑,出牆嫋嫋見長虹。 臨風遙聽有人語,隔水卻疑無路通。 塵跡盡拋雙屨外,春光別貯一壺中。 當門羨殺南塘好,擬買扁舟學釣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xuán):不久,很快地。
  • (yǐn):引導,引來。
  • 嫋嫋 (niǎo niǎo):形容煙霧繚繞或聲音悠揚。
  • 長虹 (cháng hóng):彩虹。
  • (lín):靠近,臨近。
  • 遙聽 (yáo tīng):遠遠地聽到。
  • 隔水 (gé shuǐ):隔着水。
  • 塵跡 (chén jì):塵世的痕跡,指世俗的事務。
  • 盡拋 (jìn pāo):完全拋棄。
  • (jù):古代的一種鞋。
  • 春光 (chūn guāng):春天的景色。
  • 別貯 (bié zhù):特別地收藏。
  • 一壺中 (yī hú zhōng):指酒壺,比喻隱居生活。
  • 羨殺 (xiàn shā):非常羨慕。
  • 南塘 (nán táng):地名,此處可能指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
  • 擬買 (nǐ mǎi):打算購買。
  • 扁舟 (piān zhōu):小船。
  • 釣翁 (diào wēng):釣魚的老人,指隱士。

翻譯

不久前引來溪水環繞着小園,牆外可見嫋嫋升起的彩虹。 靠近風邊,遠遠地聽到有人在說話,隔着水面卻懷疑沒有通路。 塵世的痕跡完全被拋棄在雙鞋之外,春光特別地收藏在一壺酒中。 對着門非常羨慕南塘的美景,打算購買一艘小船,學習釣魚的隱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遊園的寧靜與超脫。詩人通過「旋引溪流」和「嫋嫋見長虹」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田園風光。詩中的「塵跡盡拋雙屨外,春光別貯一壺中」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美景的珍視。結尾的「當門羨殺南塘好,擬買扁舟學釣翁」則進一步體現了詩人嚮往隱居生活,渴望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楊雲鵬

雲鵬,字飛卿,汝海人。李內翰獻能欽叔工篇翰,而云鵬從之遊。初得「樹古葉黃早,僧閒頭白遲」之句,大爲獻能所推謝。從是遊道日廣,而學亦大進。客居東平將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遺山元好問裕之,以爲知己。有《詩述》二十首,號《陶然集》。所賦《青梅》、《瑞蓮》、《瓶聲》、《雪意》,或多至十餘首。裕之序其詩,萬慮洗然,深入空寂。蕩元氣於筆端,寄妙理於言外。貞祐南渡後,詩學爲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楊叔能、太原李長源、龍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數人,稱號專門。就諸人中,其死生於詩者,汝海楊飛卿一人而已。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