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

管蔡殷遺臣,忘親以徇國。 武庚志中興,忠孝皆可則。 天命已去殷,報讎終勿恤。 如何微與箕,弗往爲羽翼。 悽酸麥秀歌,迷民淚沾臆。 故都遂丘墟,徬徨亦何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管蔡殷遺臣(guǎn cài yīn yí chén):指管仲、蔡叔、殷仲堪等忠臣。 武庚(wǔ gēng):指周文王姬昌。 微與箕(wēi yǔ jī):微,指微子,箕,指箕子。 悽酸麥秀歌(qī suān mài xiù gē):悽酸,悲傷淒涼;麥秀,指麥子茂盛的樣子;歌,指歌頌。 丘墟(qiū xū):指丘山和墳墓。

翻譯

歌頌古代忠臣,忘卻親情爲國盡忠。 周文王有雄心壯志,忠孝皆可效仿。 天命已經不在殷商,報復仇敵終將不被憐憫。 像管仲、蔡叔這樣的忠臣,微子、箕子這樣的賢人,卻無法成爲國家的翅膀。 悲傷淒涼的歌聲中,麥子茂盛的景象,讓人迷失在悲傷之中。 古都已經淪爲丘墟,徘徊不定又有何極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忠臣的形象,表現了忠臣忘我爲國的高尚品質。通過對管仲、蔡叔等忠臣的讚頌,展現了他們忠心耿耿,忘我爲國的精神。詩中以周文王姬昌爲楷模,表達了忠孝之道可供後人效仿。最後以悲涼的氛圍和古都丘墟的景象作爲結尾,表達了對逝去時代的感慨和對歷史沉浮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古代忠臣的崇高形象,引人深思。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