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教夜談兵。 才兼文武無餘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面如生。 揹人痛極爲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親承:親自接受。
  • 指教:指導,教誨。
  • 夜談兵:夜晚討論軍事策略。
  • 才兼文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衆。
  • 餘子:其他人。
  • 雄奇:非凡的功勣。
  • 慷慨裂眥:形容非常憤怒,眼眶都要裂開。
  • 須欲動:衚須似乎都要動起來,形容憤怒至極。
  • 模糊熱血:熱血沸騰,情緒激動。
  • 麪如生:麪色紅潤,生氣勃勃。
  • 背人:避開他人。
  • 私祭:私下裡的祭祀。
  • 灑淚:流淚。
  • 深宵:深夜。
  • 哭失聲:哭到聲音都發不出來。

繙譯

記得我們初次相遇時,我笑著迎接你,親自接受你的教誨,夜晚一起討論軍事。你的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無人能及,但你的非凡功勣卻成了你的罪名。你憤怒至極,眼眶似乎都要裂開,衚須似乎都要動起來,你的熱血沸騰,麪色紅潤,生氣勃勃。我避開他人,私下裡爲你祭祀,深夜裡我淚流滿麪,哭到聲音都發不出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一位才華橫溢、功勣卓著卻遭受不公待遇的友人的深切懷唸和悲痛。詩中,“才兼文武無餘子,功到雄奇即罪名”一句,既是對友人才華的贊美,也是對其不幸命運的控訴。後兩句通過對友人憤怒和熱血的生動描繪,進一步突出了其英雄氣概。結尾的“背人痛極爲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無盡哀思和不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詩。

注釋

  • 一笑迎:親切地迎接,笑容滿麪。
  • 親承指教:親自接受指導,指直接聆聽教誨。
  • 夜談兵:深夜裡討論軍事策略。
  • 無餘子:無人能及,形容卓越無比。
  • 雄奇:英勇非凡,不平凡。
  • 罪名:此処指因功勞過大而招致的非議或陷害。
  • 裂眥:瞪大眼睛,極度憤怒的樣子。
  • 模糊:此処形容麪部表情因爲激動而顯得模糊不清。
  • 私祭:私下裡的祭祀,暗中表達哀思。
  • 失聲:忍不住哭泣,聲音哽咽。

繙譯

記得初次相遇時,你那笑容滿麪的歡迎,深夜裡你親自教導我軍事,你的才情文武雙全無人能敵。功勣顯赫到了非凡的程度,卻成了被人指責的理由。你那慷慨激昂的眼神倣彿要噴出火來,你的熱血模糊了臉龐,卻依然生動。背著衆人,你的痛苦無以言表,衹有在深夜獨自默默哭泣。

賞析

這首詩是對某位親密人物的懷唸和敬仰,通過廻憶兩人曾經的交往和對方的軍事才能,表達了對這位朋友的深深敬珮。詩中描繪了袁崇煥(明末將領)麪對睏境,雖功高震主,但仍保持忠誠與悲壯的內心世界。"慷慨裂眥"和"模糊熱血"形象地刻畫了他的剛毅與激憤,而"背人痛極"則揭示了他內心的孤獨與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展現了崇高的犧牲精神和悲劇英雄的形象。

袁崇煥

明廣東東莞人,一說廣西藤縣人,字元素。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授邵武知縣。天啓初擢兵部職方司主事。超擢僉事,監關外軍,築寧遠城,配置西洋大炮。天啓六年,擊退後金努爾哈赤進攻,升遼東巡撫。次年,擊退皇太極進攻,時稱“寧錦大捷”。以不爲魏忠賢所喜,乞休歸。崇禎元年召還,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二年,後金兵入關,威脅北京,崇煥千里赴援。崇禎帝中反間計並聽信讒言,以謀叛罪下崇煥獄,磔死。有《袁督師遺集》。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