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宜新寧遜庵

百里仁聲滿郡中,家門奕葉有重封。 勳名漢代推三傑,兄弟高陽號八龍。 紀竹已書天上史,栽花新遍海頭峯。 識韓有願非今日,窮巷車聲未易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奕葉:(yì yè) 指世代,累世。
  • 三傑:指漢代的張良、韓信、蕭何,三人並稱爲「漢初三傑」。
  • 高陽:地名,這裏指高陽氏,即顓頊,古代傳說中的帝王。
  • 八龍:指顓頊的八個兒子,各有才能,被稱爲「八龍」。
  • 紀竹:(jì zhú) 指記錄歷史的竹簡。
  • 識韓:指認識韓愈,這裏比喻希望能結識賢人。

翻譯

您的仁德聲譽遍佈整個郡縣,家族世代榮耀,屢次受到封賞。 在漢代,您與三傑齊名,兄弟們如同高陽的八龍,才華橫溢。 您的功績已被記錄在天的歷史之中,新栽的花朵遍佈海邊的山峯。 我渴望認識您已久,但今日並非易事,窮巷中的車聲難得一遇。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宜新寧遜庵的家族榮耀和個人才華,將其比作漢代的三傑和高陽的八龍,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詩中「紀竹已書天上史」一句,形象地描繪了其功績被歷史所記載的情景。結尾的「識韓有願非今日」則透露出詩人希望能結識這位賢人的願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即賢人難遇,機會難得。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賢人的敬仰和對理想的追求。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