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板輿:古代一種用人擡的代步工具,多爲老人乘坐。
- 穹廬:古代稱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也泛指天空。
- 七寶鞭:指用多種寶物裝飾的鞭子,象徵珍貴。
- 五嶽圖:指描繪中國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的地圖或畫作,象徵壯麗山河。
- 流電:比喻速度極快,如同閃電。
- 秣:餵養馬匹。
- 拊手:拍手,表示讚歎或惋惜。
- 太息:深深地嘆息。
翻譯
地面平坦如老人乘坐的板輿,天空廣闊如同遊牧民族的穹廬。 在這百年之間,我們竟找不到立足之地。 右手握着珍貴的七寶鞭,左肩扛着壯麗的五嶽圖。 騎在馬上俯仰之間,離去如同閃電般迅速。 早晨在易水河畔飲水,夜晚在越地與吳地餵養馬匹。 路旁的人們都拍手讚歎,深深嘆息這匹名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廣闊的天地和迅速流逝的時間,表達了人生無常和壯志未酬的感慨。詩中「地平如板輿,天廣如穹廬」以誇張的手法展現了天地的遼闊,而「與君百年間,托足曾無途」則抒發了人生短暫、無處安身的無奈。後文通過「七寶鞭」、「五嶽圖」等意象,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但「跨鞍一俯仰,去如流電趨」又暗示了這一切轉瞬即逝。結尾處的「太息此名駒」更是對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嘆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時代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