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伯璣兼懷藥地禪師

灌嬰城內想吾宗,遠水將冰樹近冬。 廬嶽瀑飄常過雪,豫章風起忽無榕。 文期不朽身堪困,詩讀平生面盡逢。 待訪青原老開士,約君聯榻道心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灌嬰城:古代城名,此處指代陳伯璣的居住地。
  • 吾宗:我的同宗,指陳伯璣,與作者同姓陳。
  • 廬嶽:即廬山,位於江西省。
  •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帶。
  • :一種常綠喬木,此處指代南方的植物。
  • 文期:指文學創作的期望。
  • 不朽:永恆,指文學作品的傳世價值。
  • 平生:一生,指作者的全部生活經歷。
  • 青原:地名,指青原山,位於江西省。
  • 開士:對高僧的尊稱,此處指藥地禪師。
  • 聯榻:同牀共枕,比喻親密無間。
  • 道心胸:指探討佛理,交流思想。

翻譯

在灌嬰城內,我想起了我的同宗陳伯璣,遠處的江水與冰冷的樹木預示着冬天的臨近。廬山的瀑布飄灑着雪花,豫章的風起時,忽然間沒有了南方的榕樹。文學創作的期望雖高,但身體卻感到困頓,我讀了一生的詩,面孔都已熟悉。我期待拜訪青原山的老禪師藥地,與你同牀共枕,探討佛理,交流思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同宗陳伯璣的思念,以及對藥地禪師的敬仰。詩中通過描繪冬日的景色,如遠水、冰樹、廬山瀑布和豫章風,營造出一種清冷而深遠的意境。同時,作者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執着追求和對禪理探討的渴望,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學修養和精神追求。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