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清源開先載酒道傍一醉而別

下馬飲君酒,酒酣愁奈何。 離顏正蕭索,客計且蹉跎。 荊玉售何晚,鮫珠淚漸多。 平生惟有恨,中路一悲歌。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酒酣:飲酒盡興,酒意正濃。
  • 離顏:離別時的面容。
  • 蕭索:形容心情低落,無精打采。
  • 客計:旅人的計劃或打算。
  • 蹉跎:時間白白過去,事情沒有進展。
  • 荊玉:指楚國的寶玉,比喻珍貴的人才或物品。
  • 鮫珠:傳說中鮫人所泣之珠,比喻珍貴的眼淚。

翻譯

我下馬與你共飲,酒意正濃時卻愁緒難解。 離別時的面容顯得如此無精打采,旅人的計劃也一再拖延。 珍貴的荊玉何時才能被賞識,而我的淚水卻越來越多。 我一生中只有無盡的遺憾,半途中只能悲歌一曲。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時的深沉憂愁和對未來的無奈。詩中「酒酣愁奈何」一句,既描繪了飲酒的場景,又抒發了內心的苦悶。後文通過「離顏正蕭索」和「客計且蹉跎」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無奈和失落的情緒。結尾的「平生惟有恨,中路一悲歌」更是將詩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現了其對人生遺憾的深刻感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