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莘田學使自河南寄示新刻賦寄二首

敢言漢代朱槐裏,善述龍門太史公。 已化文風來嶺外,更移時雨到天中。 新栽桃李春爭發,一顧驊騮野遂空。 聞說河清方獻頌,大梁佳氣正蔥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硃槐裡:指漢代學者硃買臣,因其居於槐裡,故稱。
  • 龍門太史公:指司馬遷,因其曾任太史令,故稱。
  • 嶺外:指嶺南地區,即今廣東、廣西一帶。
  • 天中:指中原地區。
  • 驊騮:古代良馬名,此処比喻優秀的人才。
  • 河清:指黃河水清,古人認爲黃河水清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 大梁:指今河南省開封市,古稱大梁。

繙譯

不敢自比漢代的硃買臣,也難以企及司馬遷的史學成就。 你的文風已經影響到了嶺南,更像是及時雨滋潤了中原。 新栽的桃李在春天競相開放,一看到優秀的才俊,田野便顯得空曠。 聽說黃河水清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正準備獻上頌詞,大梁的氣象正蓬勃曏上。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蔣莘田學使的敬仰和對其影響的贊頌。詩中,“硃槐裡”和“龍門太史公”分別代表了古代的學者典範,而“嶺外”和“天中”則展現了蔣學使文風影響的廣泛。後兩句以桃李和驊騮爲喻,形象地描繪了學使培育人才的成果。結尾提到“河清”和“大梁佳氣”,寓意著天下太平和地方的繁榮,同時也表達了對學使的期待和祝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