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七月二日長壽石公招同毛匏村司馬張損持吉士吳晉濤少尹楊勉庵孝廉唐海門黃蘭偶司紅暹諸文學雅集離六堂次毛

十二欄干砌碧瑜,四周流水入縈紆。 似登海蜃煙中閣,同探驪龍頷下珠。 吳越提封餘一覽,人天境界豈雲殊。 巡檐漸有涼風入,覓句徐行得自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閏七月二日:指農曆閏年的七月二日。
  • 長壽石公:人名,可能是指某位長壽的長者或尊稱。
  • 毛匏村司馬:人名,毛匏村可能是一個地名,司馬是古代官職名。
  • 張損持吉士:人名,張損持可能是字或號,吉士是對文人的美稱。
  • 吳晉濤少尹:人名,吳晉濤可能是字或號,少尹是古代官職名。
  • 楊勉庵孝廉:人名,楊勉庵可能是字或號,孝廉是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個稱號。
  • 唐海門黃蘭偶司紅暹諸文學:人名,唐海門、黃蘭偶、司紅暹可能是字或號,諸文學是對文人的總稱。
  • 離六堂:地名或建築名。
  • 砌碧瑜:砌,堆砌;碧瑜,美玉,這裏形容欄杆的精美。
  • 縈紆:曲折迴旋的樣子。
  • 海蜃煙中閣:海市蜃樓中的樓閣,形容景象虛幻美麗。
  • 驪龍頷下珠:驪龍,黑色的龍;頷下珠,傳說中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之物。
  • 吳越提封:指古代吳越地區的疆域。
  • 人天境界:人間與天上的境界,比喻境界高遠。
  • 巡檐:沿着屋檐走。
  • 覓句:尋找詩句,指作詩。

翻譯

在閏年的七月二日,長壽的石公邀請了毛匏村司馬、張損持吉士、吳晉濤少尹、楊勉庵孝廉、唐海門、黃蘭偶、司紅暹等文學才子,在離六堂舉行了一場雅集。我們圍繞着十二道精美的碧玉欄杆,四周的流水曲折回旋。彷彿登上了海市蜃樓中的樓閣,一同探尋着驪龍頷下的寶珠。吳越的廣闊疆域盡收眼底,人間與天上的境界又豈能相提並論。沿着屋檐漸漸有涼風吹入,我慢慢地尋找詩句,自得其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離六堂的一次文人雅集,通過精美的自然景物和神話傳說的比喻,展現了文人雅士們的高雅情趣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詩中「海蜃煙中閣」和「驪龍頷下珠」的比喻,形象生動,富有想象力,表達了詩人對超凡脫俗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的文學修養和審美情趣。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