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不要勉爲其難耕作大塊田,白白地撂荒雜草叢生蔓延。不要苦苦思念那遠行的人,白白地爲他勞心又費精神。
沒有力氣不要耕作大塊田,長不起苗來雜草叢生蔓延。不要苦苦思念那遠行的人,白白地爲他勞心又費精神。
咱家孩子長得清秀又好看,扎着兩隻羊角小辮直衝天。一晃多年過去好象沒多久,他突然長大戴上了成人冠。
注釋
甫田:大塊的田。
無田(diàn):不要耕種。田,治理,耕治田地。
莠(yǒu):雜草;狗尾草。驕驕:猶“喬喬”,高大貌。
遠人:遠方的人。
忉(dāo)忉:心有所失的樣子,一說憂勞貌。
桀(jié)桀:高高挺立的樣子;茂盛的樣子。
怛(dá)怛:悲傷的樣子。
婉、孌:年少而美好的樣子。《毛傳》:“婉孌,少好貌。”
總角:古代男孩將頭髮梳成兩個髻。丱(ɡuàn):形容總角翹起之狀。
未幾:不久。
弁(biàn):成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
序
《國風·齊風·甫田》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有人認爲這是寫妻子思念遠方丈夫的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頭兩章是寫實,採用重章疊句形式直賦其事;第三章由實轉虛,主人公出現了幻覺,似乎覺得丈夫突然歸來,充分表現了詩的含蓄美。
賞析
這首詩頭兩章是寫實,採用重疊形式,只換了四個字,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首兩句直賦其事,意在引出下兩句。因丈夫去了遠方,家中沒有勞力,耕作粗放,本來長着綠油油莊稼的大田,如今全長着深深的野草,見不着一棵小苗,詩人面對如此荒蕪的大田,憂心忡忡,感慨萬千,不覺脫口說出“無田甫田,維莠驕驕(桀桀)”。目有所見,心有所感,自傷自憐,自怨自艾,引出一腔怨氣,不禁講出了氣話:“無思遠人,勞心忉忉(怛怛)!”實際這不過是思極的反語、傷心語,說“無思”,恰是刻骨相思。詩裏用兩章的篇幅來強化這種氛圍,強化怨婦的這種情感,也表達了對徭役繁重傷農的反對情緒。正因爲她無法擺脫相思的痛苦,第三章出現了幻覺,由實轉虛,詩人似乎覺得丈夫突然歸來,想像他見到離家時還是扎着丫角的小兒子,忽然間已經長大成人了,他驚喜不已:“婉兮孌兮,總角丱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這一自我構造的虛幻境界,既是對丈夫早日平安歸來的渴望,又是對孩子快快長大的期盼。此詩的含蓄美盡在這一虛境之中。
南宋理學家朱熹說:“此又以明小可大,邇之可遠,能循其序而修之,則可以忽然而至其極,若躐等而欲速,則反有所不達也。”他賦予了此詩很深的哲理意義,建議人們不要舍近圖遠,厭小務大,要循序漸進,就一定能夠達到目標。
此詩第一、第二章是隔句交錯押韻,即田、人屬上古真部韻,驕、忉屬上古宵部韻,桀、怛屬上古月部韻。第三章四句連韻,屬上古元部韻,並皆有“兮”字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