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 櫻桃落盡春歸去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菸草低迷。爐香閒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拼音

譯文

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着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着樓窗的玉鉤羅幕瞭望,惆悵地看着幕煙低垂。 入夜後小巷裏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悽然欲絕面對菸草低迷。爐裏的香菸閒繞着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注釋

櫻桃:初夏時結果實,古代有帝王以櫻桃獻宗廟的傳統。《禮記·月令》中記載:“仲夏之月,天子以含桃(櫻桃)先薦寢廟。落盡:凋謝之意。 翻:翻飛。 金粉:婦女裝飾用的鉛粉,這裏借指蝴蝶的翅膀。全句意謂蝴蝶翻飛着銀灰色的翅膀雙雙飛舞。 子規:鳥名,即杜鵑鳥的別名。古代傳說失國的蜀帝杜宇,被其臣相所逼,遜位後隱居山中,其魂化爲杜鵑。又經常於夜間嗚叫,令人生悲,故古人有“杜鵑啼血”之說。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之句。 啼月:指子規在夜裏啼叫。 寂寥:冷冷清清。 低迷:《古今詞統》、《古今詞話》、《歷代詩餘》等本中均作“悽迷”。低迷,模糊不清。 閒嫋: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這裏指香菸繚繞悠閒而緩慢上升的樣子。 鳳凰兒:指繡有鳳凰花飾的絲織品。這裏指飾有鳳凰圖形的或製成風凰形狀的香爐。 持:拿着。 羅帶:絲帶。 恨依依:形容愁恨綿綿不斷的樣子。

這首詞是李煜在圍城中作的,當時圍城危急,無力挽回,詩人緬懷往事,觸目傷心,故全詩所發之亡國哀怨,深切感人。這首詞還是一首春怨詞,詩人通過借思婦怨女之口傳達自己亡國失勢,朝不保夕的無奈愁恨之情。詞中字句,各本有出入,詞尾缺十六字,據陳鵠《耆舊續聞》所錄補足。

賞析

詞的上片主要是寫主人公獨處傷懷,春怨無歸的悵恨、無奈之情。首句由寫景入,點明時間、環境,先營造出了一種春盡無歸的氛圍,暗示着主人公傷春懷憂的情勢,也昭示出全詞的主旨和思路。“蝶翻”句是反寫,眼中所見之活潑歡快,更映襯出主人公內心的孤苦無奈。三句“子規啼月小樓西”,有聽覺,有視覺,而且點明時間已是夜半之後,主人公卻依舊難以入眠,顯見是愁思紛擾,怨恨滿心。雖然櫻桃、蝴蝶、杜鵑等都是春夏之交的景物,但其中恐怕亦另有深意。有人說,“櫻桃落盡”和“子規啼月”都是用典,意寓爲:“用櫻桃難獻宗廟、杜宇(子規)失國的兩個典故,寫傷逝之情、亡國的預感,用心良深。”(蒲仁、梅龍《南唐二主詞全集》)。分析起來,不失其理。李煜這位南唐後主儘管做得很不稱職,但國勢危亡、百姓罹難這樣的大事他還是心中有數的,只是己無大計、士無良策,雖然終日憂思,但卻無可奈何,所以在這裏以典喻今,以思婦喻憂恨,當是不可免的。想必當此圍城之時能作此春怨詞,思婦的哀怨和他本人的愁苦相通是更主要的原因。接下來二句寫內景,時空的轉移依然無法抹去思婦的感傷,所以惆悵不盡,眼中的一切都有了難遣的情懷。 詞的下片起首即是“寂寥”,承上片而來,一腔心事雖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伶仃之意已躍然紙上。望穿秋水,望斷雲橋,“望殘菸草低迷”,具體、形象、生動,把前句的“寂寥”賦予了更鮮活的內容。“爐香”句是寫暗夜空室的實景,由外轉內,由遠及近,這一轉眼本身就說明了主人公的情迷意亂。而室內的景色還比“門巷”更“寂寥”,“閒嫋”襯“空持”,一個孤苦無依、憂思無解的形象已呼之欲出。全詞最後一句當是詞眼,一個“恨”倒貫全篇,其中是否有李煜於亡國之憂中“回首”自己、檢討往昔的寓意,亦未可知。 全詞寫景徐徐道來,寫情卻有突兀之語,全詞意境皆由“恨”生,並由“恨”止。在寫法上是虛實相生、內外結合,時空轉換自然、順暢,筆意靈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卻不失含蓄,柔聲輕訴卻極其哀婉動人,正如陳廷焯《別調集》中所云:“低迴留戀,宛轉可憐,傷心語,不忍卒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櫻桃落盡:春天的櫻桃已凋零殆盡,象征著春光的消逝。
  • 蝶繙金粉雙飛:蝴蝶繙飛,翅膀上沾染著金色的花粉,形容春天的熱閙景象。
  • 子槼啼月:杜鵑鳥在月下啼叫,叫聲淒涼,有“不如歸去”的寓意。
  • 玉鉤羅幕:華麗的簾幕,用玉鉤懸掛,形容貴妃的居所。
  • 惆悵暮菸垂:傍晚時分,愁緒如菸,緩緩垂落。
  • 別巷寂寥:寂靜無人的街巷,顯得空蕩。
  • 望殘菸草低迷:覜望遠方,草木凋零,一片荒涼。
  • 爐香閑裊:香爐中的香菸悠閑地陞騰。
  • 鳳凰兒:古代女子常以鳳凰比喻美人的服飾或香爐的形狀。
  • 羅帶:絲綢腰帶,此処代指女子的衣飾。
  • 恨依依:深深的遺憾和思唸。

繙譯

春天的櫻桃已經全部凋謝,隨著春歸的腳步遠去,蝴蝶在金色花粉間翩翩起舞。杜鵑鳥在小樓西邊的月夜中悲鳴,華麗的簾幕低垂,籠罩著無盡的惆悵。夜晚,寂靜的街巷裡人群散盡,衹有零落的菸草在風中低垂。爐火上的香菸輕輕搖曳,猶如鳳凰的羽毛,女子空餘一條絲質腰帶,廻首往事,心中充滿深深的哀怨。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繪春末夏初的景象和人物內心的愁緒,展現了亡國之君李煜的哀婉情懷。櫻桃落盡,象征著繁華的春光不再,寓言了他失去的江山。子槼啼月、暮菸垂等意象,渲染出一種淒清的氛圍,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深深懷唸。在寂寞的別巷中,主人公獨自麪對空蕩蕩的環境,香菸裊裊與羅帶空持,更顯其孤獨和失落。整首詞以細膩的情感描繪和生動的意象,勾勒出一個亡國之君內心深処的哀傷與無奈。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峯居士。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 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