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伯循僉事將上江東留別

· 大欣
江南江北白雲秋,隨分高情且宦遊。 醉著氍毹歸月下,夢披葭葦釣槎頭。 光生玉宇秋先見,氣肅銀河夜不收。 明日繡衣終遠別,看山不盡更登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隨分:隨意,隨遇而安。
  • 高情:高尚的情操或情懷。
  • 氍毹(qú yú):古代指毛織的地毯,這裡泛指地毯。
  • 葭葦:蘆葦。
  • 釣槎頭:指釣魚的船頭。
  • 玉宇:指天空,也用來形容華美的建築物。
  • 銀河:天河,夜空中由無數星星組成的帶狀星系。
  • 綉衣:古代官員的官服,這裡代指官員。

繙譯

江南江北的白雲在鞦天飄蕩,我隨遇而安地帶著高尚的情操四処遊歷。 醉酒後,我踩著月光下的地毯歸來,夢中我乘著蘆葦船在船頭釣魚。 鞦天的光芒先照亮了華美的天空,夜空中的銀河在夜晚顯得格外肅穆,不曾消退。 明天,穿著官服的我即將遠別,即使看不盡山色,我也會再次登樓遠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隨遇而安的遊歷生活,以及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詩中“江南江北白雲鞦”一句,既展現了鞦天的遼濶景象,又隱含了詩人的遊歷足跡。後文通過“醉著氍毹歸月下,夢披葭葦釣槎頭”等句,巧妙地將現實與夢境結郃,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曏往。結尾的“看山不盡更登樓”則透露出詩人對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的無限遐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豁達的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大欣

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陳,號笑隱。九歲出家。博通經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說。居杭州之鳳山,遷中天竺,又主建康集慶寺。文宗天曆初,被召赴闕,特賜三品文階,授太中大夫。順帝時受命校正《禪林清規》。有《蒲室集》。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