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魯中: 指魯地中部,唐代的一個行政區劃。
- 金絡騎: 馬匹裝飾華麗,用金線編成的絡頭。
- 沈東陽: 古人名,此處指魯使君。
- 九月寒露白: 農曆九月,露水已結爲霜,顯得潔白。
- 六關: 當時的邊境關卡,此處泛指路程中的關隘。
- 齊謳: 齊地的歌謠,可能是指魯地風俗中的音樂。
- 魯酒把來香: 魯地產的美酒,喝起來香氣四溢。
- 梅山: 地名,可能是魯使君歸途中的一個地方。
翻譯
在魯地中部,人們騎着裝點華麗的馬匹,出來爲魯使君沈東陽送行。此時已是農曆九月,露水凝結成霜,路邊的秋草一片金黃。沿途可以聽到那動人的齊地歌曲,魯地的美酒更是醇香四溢。在醉意微醺中,他揮鞭啓程,前方梅山的道路漫長而寂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魯地官員歸家的場景,以秋天的景色烘托出離別的淒涼和旅途的艱辛。詩人通過「金絡騎」、「齊謳」、「魯酒」等細節,展現了魯地的風土人情,以及人們對友人的深情厚意。結尾「梅山道路長」寓意着旅程的遙遠與歸鄉的期待,整體給人以淡淡的離愁與對友人的祝福。

韓翃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爲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