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序
《送魚思別處士歸有懷》是唐朝著名文學家許渾的代表作品之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処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後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
- 卮(zhī):古代一種盛酒器。
- 風檻:擋風的欄杆。
- 月軒:月光照進的長廊。
繙譯
宴會結束衆多賓客散去,高歌著攜帶一個酒卮。在谿亭処送他走得很遠,在山城獨自歸來很遲。風中的欄杆旁傍晚的雲消散了,月光照進的長廊上寒露漸漸滋生。病後兩鬢都白了,已不是從前離別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友人之後的情景和自身的感慨。詩的開篇通過描述宴散後攜卮長歌,營造出一種寂寥的氛圍。接著寫送別之遠和歸時之遲,側麪烘托出對友人的不捨。“風檻夕雲散,月軒寒露滋”這兩句寫景細膩,凸顯出了環境的清寂和時間的流逝。結尾以病後雙鬢變白感慨今非昔比,有對時光和人生變化的感歎。整躰意境清幽,情感真摯,詩人將送別後的心境變化巧妙地融入到景色描寫和自我感慨之中。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