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寄蕭立
驛樓見萬里,延首望遼碣。
遠海入大荒,平蕪際窮髮。
舊國在夢想,故人胡且越。
契闊阻風期,荏苒成雨別。
海西望京口,兩地各天末。
索居動經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盡,唯見飛鳥滅。
音塵未易得,何由慰飢渴。
拼音
所属合集
序
《海上寄蕭立》是唐代詩人獨孤及的作品之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延首:伸長頭頸。
- 遼碣(jié):遼東和碣石,泛指北方地區。
- 平蕪:草木叢生的平曠原野。
- 窮髮:極北不毛之地。
- 契闊:久別。
- 荏苒(rěn rǎn):形容時間漸漸過去。
- 海西:泛指海的西邊。
- 索居:孤獨地居住。
- 曷(hé):什麼時候。
翻譯
在驛樓上能望見萬里之遙,伸長脖子眺望北方的遼碣之地。遠方的大海融入到荒遠之境,平曠的原野連接着極北不毛之處。舊有的國家只在夢中出現,故人卻遠在胡地而且又相隔遙遠。長久分別阻礙了相聚的日期,時光漸漸過去就如雨中分別。在海的西邊望着京城的方向,兩地各自處在天邊盡頭。孤獨地居住動輒就經過了秋天,再次歡笑不知是何月。向着日南方向望到盡頭,只看見飛鳥消失不見。音信不容易獲得,憑藉什麼來慰藉渴望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故人的思念和牽掛之情。詩中通過描繪遼闊的海景和荒遠的景象,如「遠海入大荒,平蕪際窮髮」,營造出一種空曠、孤寂的氛圍,突出了詩人與故人相隔之遠。「舊國在夢想,故人胡且越」則直接表達了對故國和故人的懷念。「契闊阻風期,荏苒成雨別」體現了與故人久別難逢的無奈。最後通過描述長久的等待、孤獨的生活以及難以獲得音信,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思念的急切和痛苦。整個詩篇情感深沉,意境深遠,讓人體會到詩人心中那份濃郁的情思。

獨孤及
獨孤及,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天寶末,以道舉高第,補華陰尉。代宗召爲左拾遺,俄改太常博士。遷禮部員外郎,歷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課加檢校司封郎中,賜金紫。徙常州,卒諡曰憲。集三十卷,內詩三卷,今編詩二卷。
► 8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