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呂 · 賞花時 · 長江風送客
註釋
- 【仙呂·賞花時】:曲牌名。北曲中常用的宮調之一,「賞花時」是其曲牌。
- 馮客:可能是「逢客」之誤,意爲遇到客人(這裏涉及人物相逢情節) 。
- 蘇卿:一般指蘇小小之類常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才貌雙全的女子形象(在本曲中是與風流雙縣令故事相關人物)。
- 風流雙縣令:當指兩位富有才情、風流倜儻的縣令 。
- 撲簌簌(sù):形容眼淚紛紛落下的樣子。
- 短檠(qíng)燈:矮架的燈,這裏暗示孤獨冷清的環境。
- 厭厭:同「懨懨」(yān),精神萎靡、憂愁苦悶的樣子 。
- 解纜:解開系船的纜繩,指開船啓程。
- 沙汀:水邊沙灘或沙洲。
- 蛾眉月:指新月,因其彎如蛾眉得名 。
- 豫章城:古地名,在今江西南昌。
- 鞍馬區區:鞍馬勞頓,「區區」有勞累、辛苦之意。
- 駸駸(qīn):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這裏表示時間過得快。
- 香醪(láo):美酒。
- 玉露瀼瀼(ráng):露水很多的樣子。
- 玉珂(kē):馬勒上的裝飾品,這裏借指女子走動時發出的聲響。
- 花科:花叢。
- 篤磨:亦作「篤麼」「篤饃」,耽擱、徘徊之意。
- 寶鑑:珍貴的鏡子。
- 妝奩(lián):女子梳妝用的鏡匣等物,泛指嫁妝。
- 麗日遲遲:明媚的太陽慢慢地移動,形容春日舒緩。
- 簾影篩:陽光透過簾子形成的光影,如同被篩選過,有斑駁之意。
- 兜鞋:提起鞋子。
- 曉露未晞(xī):清晨的露水還沒有幹。
- 遊蜂:飛來飛去採蜜的蜜蜂。
翻譯
《長江風送客》
【長江風送客】這位客人與蘇卿剛配成一對,真讓那兩位風流的縣令發愁傷心。眼淚撲簌簌地流淌,滿心淒涼愁悶,只能與矮架上孤燈相伴。 【幺篇】因愁恨而精神萎靡,常常在夢中驚醒,兩人身處異地卻有着同樣的相思之情。江風輕送着船帆,船輕快前行,遠方的天涯若隱若現,船就好像在雲間行駛。 【賺煞】江水碧波清澈,江天一片寧靜,既然已經解開纜繩開船,又怎麼能停下行程?吹滅蠟燭掀起簾子,風越刮越緊,回頭望去又看到了那座山城。船經過沙洲,煙水澄澈,在千里洪波的良夜裏一直前行。彎彎的明月高懸,剛剛風停住,猛然擡頭看見了豫章城。
《孤館雨留人》
【孤館雨留人】騎馬趕山路十分遙遠艱辛,月暗星稀,天快要亮了,雲氣佈滿了荒郊。前方旅店稀少,只能在此處躲避風雨冰雹。 【幺篇】在客棧裏不知不覺過去了好些日子,雨打紗窗,讓人心情黯然,靈魂都快要消散。離開故鄉路途十分遙遠,柴門靜悄悄的,我也沒有心思去喝那美酒。 【賺煞】聽到林間寒鴉聒噪,野店江村還未破曉。風颳得關山樹葉亂飄,料想前面村子裏漁夫和樵夫冷冷清清。我煩悶無聊,心裏像火在燒,昏黑中不停地挑着孤燈。濃濃的烏雲漸漸消散,明月斜照,從灞陵橋上傳來梅花綻放的清香。
《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天上的明月如同打磨的古鏡,秋天的露水日益增多,寒意更濃,星斗在銀河裏閃爍燦爛。泉水清澈,積水已經乾涸,月中仙桂的影子枝葉扶疏。 【幺篇】不知不覺樓頭二更已經過去,她慢慢踮起小腳走動,身上佩戴的玉飾發出聲響。離花叢已經很近了,丫鬟呼喊我,說困了要回去睡覺啦。 【賺煞】丫鬟緊緊催促,自己卻還在悠閒地耽擱、徘徊。趕忙告訴茶茶嬤嬤。準備好鏡子、梳妝匣子,趁着這明亮的月華,我興致勃勃地梳妝打扮。真好啊,並非是我癲狂,伸出玉指在盆池裏蘸蘸綠水。剛剛捧起半把水,小丫鬟也來附和,分明在手掌中看到了月中嫦娥的影子。
《弄花香滿衣》
【弄花香滿衣】明媚的春日裏,太陽緩緩移動,陽光透過簾子灑下斑駁光影,燕子歸來時鮮花正好盛開。閒着沒事,繡閣裏冷冷清清,梳妝檯也閒置着,我提起鞋子隨意漫步,到後園裏排解心中煩悶。 【幺篇】萬紫千紅的花朵嬌豔動人,盡情展現着色彩和嬌態,在風中搖曳,卻難以禁受風力的吹拂。花瓣不時地飄落,點綴在塵埃裏,看到鞦韆高高掛起,芳草已經長滿臺階。 【賺煞】猛然間看到絕佳的花朵,覺得很適合插戴,走起路來也不顧及香泥和綠苔。清晨的露水還未乾,我挪動繡鞋,因爲愛尋花香,一次次貼近花叢。滿心歡喜,折下花兒揣在懷裏,手剛拿上,遊蜂就爭着來採蜜,一直在身邊飛舞。這樣風流可愛的情景,不經意間又引來一隻粉蝶,落在春衫上。
賞析
這組套曲分別由《長江風送客》《孤館雨留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四部分組成,從不同場景和情節展現出豐富的情感與美妙的生活畫面。
《長江風送客》以送別爲背景,描繪了人物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和離別時的淒涼惆悵。通過細膩的描寫如「撲簌簌淚如傾」,展現出人物內心的痛苦。對江上風帆行駛的描寫「風送片帆輕」又營造出一種空靈悠遠的意境。
《孤館雨留人》則通過寫旅人在客店中遇雨停留的經歷,傳遞出孤寂煩悶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環境描寫「風颳得關山葉亂飄,料前村冷落漁樵」烘托出旅人內心的落寞。
《掬水月在手》描繪出一幅美好且富生活情趣的畫面,有美人趁着月華進行梳妝的細節,「伸玉指盆池內蘸綠波。剛綽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活靈活現地展現出生活場景中的溫馨與歡樂。
《弄花香滿衣》則以春日爲背景,通過描寫女子在後園漫步賞花的情景,展現出春日的明媚和女子的活潑可愛。其中對花朵、鞦韆、芳草等春日景象的描寫充滿生機,如「萬紫千紅嬌弄色,嬌態難禁風力擺」,充滿了輕快愉悅的氛圍,同時也反映出一種獨特的生活韻味。
整個套曲語言優美,每一部分都既有細緻入微的情感刻畫,又有生動形象的景色描繪,融合了離別愁緒、孤獨寂寞、生活情趣等多元的情感元素,是馬致遠作品中民俗與雅緻相融合的佳作 。

馬致遠
馬致遠的其他作品
- 《 雙調 · 壽陽曲 》 —— [ 元 ] 馬致遠
- 《 般涉調 · 耍孩兒 · 借馬 》 —— [ 元 ] 馬致遠
- 《 南呂 · 四塊玉 · 巫山廟 》 —— [ 元 ] 馬致遠
- 《 四塊玉 》 —— [ 元 ] 馬致遠
- 《 四塊玉 》 —— [ 元 ] 馬致遠
- 《 壽陽曲 · 江天暮雪 》 —— [ 元 ] 馬致遠
- 《 馬丹陽三度任風子 · 第三折 》 —— [ 元 ] 馬致遠
- 《 南呂 · 四塊玉 · 天台路 》 —— [ 元 ] 馬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