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 第五十三章 · 備高臨

· 墨子
禽子再拜再拜曰:“敢問適人積土爲高,以臨吾城,薪土俱上,以爲羊黔,蒙櫓俱前,遂屬之城,兵弩俱上,爲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問羊黔之守邪?羊黔者,將之拙者也,足以勞卒,不足以害城。守爲臺城,以臨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強弩之,技機藉之,奇器口口之,然則羊黔之攻敗矣。備臨以連弩之車,材大方一方一尺,長稱城之薄厚。兩軸三輪,輪居筐中,重下上筐。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內,內徑四寸。左右縛弩皆於植,以弦鉤弦,至於大弦。弩臂前後與筐齊,筐高八尺,弩軸去下筐三尺五寸。連弩機郭同銅,一石三十鈞。引弦鹿長奴。筐大三圍半,左右有鉤距,方三寸,輪厚尺二寸,鉤距臂博尺四寸,厚七寸,長六尺。橫臂齊筐外,蚤尺五寸,有距,搏六寸,厚三寸,長如筐有儀,有詘勝,可上下,爲武重一石,以材大圍五寸。矢長十尺,以繩□□矢端,如如戈射,以磨■卷收。矢高弩臂三尺,用弩無數,出人六十枚,用小矢無留。十人主此車。 遂具寇,爲高樓以射道,城上以荅羅矢。
拼音

所属合集

#墨子

譯文

禽滑釐一再謙拜後說:“請問:如果敵人堆積土古築成高臺,對我城造成居高臨下之勢,木頭土石一齊上,構築成名叫羊黔的土山,兵士以大盾牌做掩護從高臺土山上一齊攻來,一下子就接近了我方的城頭,刀箭齊用,該怎麼對付呢?” 墨子先生回答說:你問的是對付“羊黔”進攻的防守辦法麼?“羊黔”這種攻城辦法,是帶兵打仗者的蠢辦法,只會將自己的士兵弄得疲勞不堪,不足以給守城一方造成危脅。守城的一方只要在城頭上繼續加高做所謂“臺城”,依然對羊黔保持居高臨下之勢,臺城左右用大木編連起來,兩旁各橫出二十尺。這種臨時做成的臺城又叫行城,高度爲三十尺。在上面用強勁的弓箭射擊敵人,憑藉“技機”和精妙的武器對付敵人,這樣一來,用羊黔之法進攻就失敗了。 對付築臺居高臨下的進攻,還可以使用一種連弩車。造這種車的木材,要大小一尺見方,長度與城牆厚度相等。兩根車軸,三個輪子,輪子裝在車箱當中,車箱上下兩個,左右各做兩根立柱,還有橫樑兩根,橫樑的左右兩頭都是圓榫頭,榫頭直徑四寸,把有把的箭都捆在左右兩邊的柱子上,弓弦相鉤,連到大弦上。弓把前後與車箱齊平,車箱高度爲八尺,弓軸距下面的車箱三尺五寸。連弩的“機括”用銅做成,重一百五十斤。用轆轤收引弓弦。車箱周長爲三圍半,左右兩邊裝有“鉤距”,“鉤距”三寸見方,車輪厚一尺二寸,鉤距臂寬一尺四寸,厚七寸,長六尺。橫臂與車箱外緣齊平,臂端一尺五寸的地方裝有叫做“距”的橫柄,柄寬六寸,厚三寸,長度與車箱相 應。還裝有一種瞄準儀,有出入時可以上下伸縮調整。再用大小一圍五寸的木料做一個弩牀,牀重一百二十斤。箭長十尺,用繩子栓住箭尾,就象用細絲繩繫住射空中飛鳥用的箭一樣,以便將箭收回,不過這裏是用轆轤卷收。箭高出弩臂三尺,用箭沒有固定數,但至少要保證出入有六十枚,小箭就不必收回了。象這樣的連弩車,十人掌管使用一輛。 爲了成功地抵距敵人的進攻,築了高樓射擊敵人,還得在城上用草編成厚厚的遮掩物來遮擋和收取敵方射來的箭。

墨子

墨子 ,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爲核心,以節用、尚賢爲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爲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墨子死後,墨家分爲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其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完成了《墨子》一書傳世。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