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交相養賦

居易常見今之立身從事者,有失於動,有失於靜,斯由動靜俱不得其時與理也。因述其所以然,用自敬遵,命曰《動靜交相養賦》雲: 天地有常道,萬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終靜,濟之以動;性不可以終動,濟之以靜。養之則兩全而交利,不養則兩傷而交病。故聖人取諸震以發身,受諸復而知命。所以《莊子》曰“智養恬”,《易》曰“蒙養正”者也。吾觀天文,其中有程。日明則月晦,日晦則月明。明晦交養,晝夜乃成。吾觀歲功,其中有信。陽進則陰退,陽退則陰進。進退交養,寒暑乃順。且躁者本於靜也,斯則躁爲民,靜爲君。以民養君,教化之根,則動養靜之道斯存。且有者生於無也,斯則無爲母,有爲子。以母養子,生成之理,則靜養動之理明矣。所以動之爲用,在氣爲春,在鳥爲飛。在舟爲楫,在弩爲機。不有動也,靜將疇依?所以靜之爲用,在蟲爲蟄,在水爲止。在門爲鍵,在輪爲柅。不有靜也,動奚資始?則知動兮靜所伏,靜兮動所倚。吾何以知交養之然哉?以此有以見人之生於世,出處相濟,必有時而行,非匏瓜不可以長系;人之善其身,枉直相循,必有時而屈,故尺蠖不可以長伸。嗟夫!今之人知動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時,動亦爲兇;知靜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靜亦爲賊。大矣哉!動靜之際,聖人其難之。先之則過時,後之則不及時。交養之間,不容毫釐。故老氏觀妙,顏氏知幾。噫!非二君子,吾誰與歸。
拼音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