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簡:指史書,記載歷史的書籍。
- 蒼槼:指天道,自然的法則。
- 懸知:預知,預感。
- 政:通“正”,恰好。
- 甫換:剛剛更換。
- 鍾馗:傳說中的捉鬼神,常用於門神畫。
- 杜宇:即杜鵑,春天時常鳴叫,有“杜鵑啼血”之說,象征春天和哀愁。
-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習俗。
- 酹: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石麒麟:石雕的麒麟,常用於墓地或祠堂前,象征吉祥。
繙譯
歷史的興亡變化如風馳電掣,天道更疊頻繁無常。 預感到千古的遺恨,正恰似這一年的春天。 剛剛換上新的鍾馗畫像,就聽到杜鵑的啼鳴,春天又來了。 梨花自在寒食時節開放,誰又會在石麒麟前祭奠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隱喻了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詩中“青簡興亡驟,蒼槼代謝頻”直接點明了歷史和天道的快速變化,而“懸知千古恨,政似一年春”則進一步以春天的短暫和易逝來比喻千古遺恨的深重。後兩句通過對鍾馗畫像的更換和杜鵑的啼鳴,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春天的到來,而“梨花自寒食,誰酹石麒麟”則透露出對逝去事物的哀思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